守城的士兵為什麼寧愿砸石頭,也不愿推倒梯子?老兵:傻瓜才推
2023/09/19

前言

云梯宛如天降利器,輕松登上城頭殊不知,推翻之難如登天。滾木砸下,士兵折損慘重,可這攻城之勢如窮狼般兇猛,只需一錯即潰。戰場上彌漫硝煙,君臨生死的唯有勝負之號角,所謂攻守易守難,終究只在一念之間。

春秋戰國,六百余戰為王

提起中國歷史,第一印象便是「朝代更迭」。王朝興衰,戰火紛飛,自古以來,兵連禍結。追溯歷史,春秋戰國無疑是兵家必爭之時。短短兩三百年間,無數英雄豪杰為一統中原而奮力廝殺。按史書記載,那時期六百余場大大小小的戰爭在中原大地上演,足以證明當時戰火紛飛之甚。

當時,中原分裂為數百個諸侯國。各國兵強馬壯,為爭奪霸主地位,你方唱罷我登場,兼并并吞之事幾乎日常發生。

要占領他國之地,奪取城池乃首要之務。于是,攻城拔寨成為各國兵家爭勝的不二法門。那時攻城之人架起巍峨的云梯,運來高大的攻城車輛,想方設法突破城池;城內守軍則在城頭上推下萬斤重的木石,誓死守衛故土。雙方均竭盡所能,死守生天之力,可見攻守之難。

那個時代,英雄輩出,睢盱、墨翟、孫臏、吳起等名將出場頻繁,每場戰役都是殘酷焦灼的廝殺。最終,經過無數場硝煙彌漫的血雨腥風,僅剩下六個強國存活,秦王最終完成統一大業,開創大一統帝國盛世。看似輕易的攻城奪地,實則歷盡千辛萬苦,方得一統大局。

云梯巍峨,石塊危機四伏

雖說歷史已遠,攻城拔寨的激烈場面仍歷歷在目。影視作品中,云梯高聳,士兵蜂擁而上,可守城士兵徒手推倒之。這樣的場面不免讓人疑惑,城墻之高,云梯之堅,怎一個推字了事?

其實,古人早已用心良苦,將攻城兵器打造得堅固無比,非常難以推倒。據《吳越春秋》記載,當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時使用的云梯,「凡十五道,道道高七丈」,可見攻城云梯之高大非同小可。云梯底座更是結構復雜,牛皮包裹,根本無從推動。

再者,云梯頂端還備有倒勾,一旦架上城墻便牢牢勾住,務求穩固。攻城軍事先想到,城墻上守軍定會想方設法破壞云梯,所以特意設計倒勾加以防范。如此巍峨堅固的攻城設施,想來即便幾十人也難以推翻吧。

當云梯歷經千辛萬苦終架上城頭,這時,守城士兵面臨的,已成危機四伏之境地。他們眼睜睜看著敵人即將爬上城頭,奪取自己心血守護的家園,卻幾乎無計可施,唯有孤注一擲,使用木石彈弓之類的武器瘋狂反擊,但收效甚微。這時,他們已顧不得自己,只求用盡最后一點力氣阻敵上城,哪怕受傷犧牲也在所不惜。面對如此艱難困境,守城指揮官的決策能力與隊伍的執行力尤為關鍵。稍有差池,城池便會陷落,他們的犧牲也將白費。

此時此刻,敵我雙方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守城將士步步為營,謹防敵人乘虛登城;攻城士兵屢屢試探,尋求空隙而入。雙方各出奇謀,你來我往,驚心動魄。這場攻守之爭,看似平靜,實則勝負懸于一線。

老兵不推,看破云梯本質

面對高大結實的攻城梯,憑什麼老兵知道不可魯莽推倒?這源于他們對攻城工具的了解與判斷。在老兵眼中,推翻云梯不僅無用,還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

老兵們深知,攻城梯的結構復雜,根本不像普通梯子那樣單薄。它的底座寬大,有時還包裹牛皮以防沖擊。一旦架上城頭,倒勾牢牢固定,絕難推脫。再者,敵人為防守軍破壞,往往在梯子上涂抹劇毒。若是魯莽接觸,只會給自己招來死亡的陰影。

相比之下,老兵更看重有效阻敵。他們選擇用木石、火油等手段攻擊爬梯敵人,這需要極強的瞄準技巧,但效果卻遠比推梯直接。在老兵眼中,只有傻瓜才會白白去推云梯,不僅滿手劇毒,還可能被固定的梯子反彈傷到。他們早已看破云梯的本質,知道運用城墻之利,以遠制近,如何應對才是致勝之道。

可以說,老兵之所以不推翻云梯,是基于對形勢的判斷和對戰術的精準把握。他們看似手無寸鐵,卻有過人的智謀與勇氣。在危急存亡之秋,老兵率先看清戰場的本質,做出果斷選擇,方保城池不陷,民心不喪。這也給后人以深刻啟示:面對強敵,切不可急躁,唯有沉著應對,方能化險為夷,反敗為勝。

一城之罹,兵敗如山倒

古語有云,守易攻難,無疑點出了攻守雙方的差異。攻城一方人多勢眾,但真刀實槍沖鋒陷陣則非易事。守城方人少力弱,但固守有力,足以支撐。歷史上屢見守少勝多的典范,昆陽之戰就是生動注解。

王莽時期,昆陽之變爆發,王莽大軍四十二萬圍攻起義軍一萬余人。人數相差數十倍,王莽大獲全勝似乎在望。但起義軍屢次擊退王莽軍隊,巧妙利用地形,堅守昆陽一個月有余。王莽軍士氣衰弱,軍心渙散,最終不戰而北撤。

此戰昭示,守城軍雖寡,但有堅固城池作為依托,足以抵御敵軍強攻。攻城軍雖眾,但將士猝不及防,則難以取勝。起義軍以逸待勞,深溝高壘,與民眾十分團結,這成為戰勝王莽十余萬大軍的關鍵。兵法云,「,守勢堅固方為上策。

可以看出,攻城易守城難,終究只在一念之間。城池乃萬人之命運歸宿,于危急關頭,唯有百倍勇氣與堅強意志,方能守城攻克,毋使民心渙散,國破家亡。

結語

今觀古戰,啟示現代;當思守攻之辯,惕勇謀之要。

望中華兒女世代傳承自強不息之魂,于維護家國之間,傳承百戰百勝之魄力。唯有心存謀略,百折不撓,方可在敵強我寡的境遇下守成攻克,從最困難的局面中找出生機,化危為安,揚我中華之威!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