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今年53歲,一向對形象十分重視的她最近苦惱不已,因為她的頭上陸陸續續出現了許多的白頭髮,每次一發現白發她就會拔掉。
一天,劉阿姨照例在鏡子前拔白頭髮,老伴趕緊制止了她,并拿出手機翻出一篇文章給劉阿姨看,文章中說長白頭髮是件好事,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
對此劉阿姨覺得很詫異,長在頭上的白頭髮還能有這種作用?
其實,這一說法起源自一篇文章,文章稱哈佛的研究人員對老鼠進行實驗后,發現長白發的小鼠罹患癌癥的風險更低,于是就得出了長白發可預防癌癥的結論。
實際上,該研究并不是哈佛大學進行的,而是來自于日本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進行的實驗。
研究人員發現DNA受損后,毛囊內的黑色素干細胞不會死亡,但會轉換成成熟的黑色素細胞,導致干細胞耗竭。成熟的黑色素細胞無法持續產生黑色素,進而會讓毛發變灰、變白。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還是滿頭問號,這個研究也沒說癌癥啊?的確如此,該研究僅僅是對頭髮變白的機理進行了探索,和癌癥沒有任何的關系。
之所以有這篇文章,是因為哈佛大學皮膚科系主任對研究的誤讀,他認為DNA損傷的黑色素干細胞以干細胞狀態存在容易癌變,而變成成熟的黑色素細胞后則可以減少癌癥發生。也就是說,所謂的癌癥風險減少是比較兩種黑色素干細胞對身體的影響,并不是比較黑頭髮與白頭髮人的患癌風險。
而且,這篇文章的作者甚至都不是研究參與者,其實稍微細想就能發現端倪,老年人是癌癥高發人群這個說法已經得到學術界認可,長白頭髮的人患癌風險低本身就與這個說法相悖,自然是不可信的。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白頭髮的出現一般都與年齡、遺傳、基因等因素相關,但有的人明明還很年輕卻滿頭白發,這又是為什麼呢?
白發的突然增多,與這幾個因素脫不了干系。
1、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會導致體內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該物質會被附近的再生干細胞吸收,容易引起其過度活化,導致產生色素的細胞過度耗盡,無法再生成色素,頭髮的顏色就會逐漸變白。
至于一些影視劇中的「一夜白發」現象,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少見,但也有存在的可能。
比如在生活中,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或情緒壓力,都有可能導致體內的黑色素細胞出現氧化應激,進而導致黑色素細胞削弱、死亡,最終會一夜白頭的現象。
2、營養素缺乏
頭髮黑色素顆粒是由銅鐵鈷等微量元素構成的,長期偏食、挑食的人,可能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相較于正常人更容易出現白發。
3、紫外線過度照射
長期接觸大量的紫外線照射,會讓頭髮內的黑色素細胞受損、毛囊出現氧化損傷,也容易引起頭髮變白。
4、疾病因素
罹患斑禿、白癜風、白化病等皮膚色素性疾病以及甲狀腺功能異常、腦垂體功能障礙的人群,也容易讓頭髮褪色。
5、長期吸煙
煙草內的大量有害成分在進入體內后,會刺激血管收縮、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可能會導致頭髮發根無法吸收到營養,從而導致頭髮變白。
現階段,染發在生活中十分多見,年輕人為了好看會選擇各式各樣的發色,老年人則會把白發染黑。
在染發的同時,很多人心里也有擔憂,染發劑內的化學成分會不會給健康帶來傷害呢?
《英國醫學期刊》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近12萬女性進行了為期36年的隨訪,結果發現個人使用永久性染發劑與大部分癌癥發生、死亡風險之間并不相關,但可能會導致部分基底細胞癌、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上升。
在知道永久性染發劑可能會威脅健康后,很多人會退而求其次選擇臨時染發劑來代替。實際上,這種染發劑內的成分也有很多對細胞具有毒性,所以建議每年使用臨時染發劑的次數最好不要超過3次。
對于喜歡染發的人來說,日常可以適當的染發,注意保持適量的使用頻率即可。罹患過敏性疾病、孕婦、哺乳期女性以及兒童不建議染發,購買染發劑時要注意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
對于出現白發的人來說,不要過分抗拒這個現象,它是人在衰老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但如果是過早出現白發的話,則要及時去尋找原因。生活中可以適當多梳頭,按摩頭皮,對于頭髮健康有一定好處。
參考資料:[1] 《「長了白發不要慌,患癌風險會降低」,竟有這樣的好事?》. 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2021-11-04[2] 《「一夜白頭」真的存在嗎?白發增多到底和什麼有關?兩招調理法,幫你延緩白發的生長》. 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2-10-23[3] 《不只是致癌!經常染發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脫發,也就排個第二名…》. 科普中國 2021-02-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