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公貓」好還是「母貓」好?實不相瞞,差別真的很大!
2023/11/13

很多人在養貓咪的時候,除了會糾結貓咪的品種外,還會考慮貓咪的性別。那麼養「公貓」好,還是「母貓」好呢?實不相瞞,差別真的很大!

網友的經歷:

網友A:我養了一只公貓,它非常活潑,總是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我經常被可樂的活潑好動所感染,生活充滿了歡樂和互動。但是鬧騰也是真的鬧騰,家里經常被它弄得亂七八糟,而且發情的時候還會抱我的腿,這真的太尷尬了。

網友B:我家母貓一開始還是挺粘人的,但是在它懷孕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自從它懷孕后,就變得各種高冷,不理人,就連逗貓棒都不感興趣了,真的讓我太難受了,就像明明跟它好了,但它轉頭就冷落你,這種就像遇到渣男的感覺,誰懂啊!

而且它懷孕期間和生育小貓,照顧起來也非常麻煩,真的太難了!

其實,不管是公貓,還是母貓,都各有各的好,不是說所有的公貓或者母貓就一定是怎麼樣的,主要是看大家更在意哪一點:

公貓和母貓有什麼區別?

1、價格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價格上是有些區別的。

一般在同一窩貓崽中,公貓的價格相對于母貓來說,是比較低的。因為母貓能生育貓崽,可以通過售賣貓崽來謀取利潤,所以母貓一般會比公貓貴一些。當然,如果你你對繁育沒啥想法,只是單純地想養一只貓的話,那麼公貓的性價比會更高。

2、性格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性格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別。

公貓天生性格活潑,愛玩愛鬧,經常上躥下跳的,幾乎不能安靜下來。但是這樣的性格也意味著適應能力更強,它可以很快地和你,你的家人打成一片。

而母貓相對來說比較安靜,尤其是生育了貓崽之后,會變得更加成熟獨立,也不喜歡和人親近,可能會給人一種難以相處的感覺。

如果你喜歡熱鬧的話,可能公貓比較適合你,但若是喜歡安靜,那麼可以考慮入手一只母貓。

3、發情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發情方面,也有很非常大的差別。

公貓不會主動發情,當它達到性成熟的階段,附近出現發情的母貓,就會被動發情,所以公貓發情的次數是不確定的,當它發情的時候,身體會變得十分躁動,會頻繁出現跨騎行為,還會到處尿尿,弄得家里都是尿騷味,這真的很讓人崩潰。

母貓一般6-8個月開始經歷第一次發情,以后通常一年會發情3-4次。母貓發情的時候,會整天喵喵叫,尤其是半夜的時候,而且聲音高亢難聽,非常折磨人。

4、絕育差別

如果不想貓咪發情的話,可以帶它們去做絕育,而在這方面,公貓和母貓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公貓的絕育手術是體外手術,風險比較低,手術時間短,術后也容易恢復,不需要怎麼照顧,而且價格也是比較低的。

母貓的絕育手術是體內手術,風險比較高,手術時間長,術后需要小心照顧,不然很容易出現感染的問題,而且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5、發腮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發腮方面,區別也是非常大的。

一般來說或,公貓都是容易比較發腮的,兩個腮幫子鼓鼓的,不僅看上去可愛,擼貓的手感也是非常好的。

而母貓是不會發腮的,如果你看到大臉龐的母貓,那它也只是胖,而不是發腮。

6、身體結構差別

公貓和母貓最大的區別,當然是身體結構的差別。

公貓的陰囊由兩個睪丸組成,形狀像「:」的形式;而且公貓的生殖器離肛門大概有2厘米左右的距離,尿道口距離貓咪的肛門較遠。

而母貓只有肛門和尿道/外陰,看起來像是一個倒過來的「!」;而且母貓的生殖器離肛門大概在1厘米左右,尿道口距離貓咪的肛門較近。

7、服從性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服從性方面也有很大的區別。

雖然公貓看上去鬧騰、不靠譜,但其實它們很愛自己的主人,也認同主人,所以平時很聽主人的話,叫它做什麼就做什麼。

而母貓相對比較獨立,有自己的想法,這樣就會顯得服從性有點差,不如公貓那樣聽話。

當然了,想要聽話的貓咪,最好從小就對它進行服從性的訓練,建立正確的等級關系,讓貓咪知道你才是主人,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它。

8、外貌的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外面方面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公貓的雄性激素比較旺盛,毛發會長得很好看,加上骨架大,整體看起來顏值更高,母貓就會相對清秀一些。當然了,不管公貓,還是母貓,都會有人欣賞它們的美。

無論養什麼貓,養了之后都要注意護理,這樣才能讓它們越來越好看,寵主日常可以多幫它們梳毛,主食貓糧可以選擇有美毛成分的,提升它們的顏值。

結語:你喜歡公貓還是母貓?

歡迎在評論區,曬圖、留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