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養貓咪的時候,除了會糾結貓咪的品種外,還會考慮貓咪的性別。那麼養「公貓」好,還是「母貓」好呢?實不相瞞,差別真的很大!
網友A:我養了一只公貓,它非常活潑,總是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我經常被可樂的活潑好動所感染,生活充滿了歡樂和互動。但是鬧騰也是真的鬧騰,家里經常被它弄得亂七八糟,而且發情的時候還會抱我的腿,這真的太尷尬了。
網友B:我家母貓一開始還是挺粘人的,但是在它懷孕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自從它懷孕后,就變得各種高冷,不理人,就連逗貓棒都不感興趣了,真的讓我太難受了,就像明明跟它好了,但它轉頭就冷落你,這種就像遇到渣男的感覺,誰懂啊!
而且它懷孕期間和生育小貓,照顧起來也非常麻煩,真的太難了!
其實,不管是公貓,還是母貓,都各有各的好,不是說所有的公貓或者母貓就一定是怎麼樣的,主要是看大家更在意哪一點:
1、價格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價格上是有些區別的。
一般在同一窩貓崽中,公貓的價格相對于母貓來說,是比較低的。因為母貓能生育貓崽,可以通過售賣貓崽來謀取利潤,所以母貓一般會比公貓貴一些。當然,如果你你對繁育沒啥想法,只是單純地想養一只貓的話,那麼公貓的性價比會更高。
2、性格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性格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別。
公貓天生性格活潑,愛玩愛鬧,經常上躥下跳的,幾乎不能安靜下來。但是這樣的性格也意味著適應能力更強,它可以很快地和你,你的家人打成一片。
而母貓相對來說比較安靜,尤其是生育了貓崽之后,會變得更加成熟獨立,也不喜歡和人親近,可能會給人一種難以相處的感覺。
如果你喜歡熱鬧的話,可能公貓比較適合你,但若是喜歡安靜,那麼可以考慮入手一只母貓。
3、發情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發情方面,也有很非常大的差別。
公貓不會主動發情,當它達到性成熟的階段,附近出現發情的母貓,就會被動發情,所以公貓發情的次數是不確定的,當它發情的時候,身體會變得十分躁動,會頻繁出現跨騎行為,還會到處尿尿,弄得家里都是尿騷味,這真的很讓人崩潰。
母貓一般6-8個月開始經歷第一次發情,以后通常一年會發情3-4次。母貓發情的時候,會整天喵喵叫,尤其是半夜的時候,而且聲音高亢難聽,非常折磨人。
4、絕育差別
如果不想貓咪發情的話,可以帶它們去做絕育,而在這方面,公貓和母貓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公貓的絕育手術是體外手術,風險比較低,手術時間短,術后也容易恢復,不需要怎麼照顧,而且價格也是比較低的。
母貓的絕育手術是體內手術,風險比較高,手術時間長,術后需要小心照顧,不然很容易出現感染的問題,而且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5、發腮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發腮方面,區別也是非常大的。
一般來說或,公貓都是容易比較發腮的,兩個腮幫子鼓鼓的,不僅看上去可愛,擼貓的手感也是非常好的。
而母貓是不會發腮的,如果你看到大臉龐的母貓,那它也只是胖,而不是發腮。
6、身體結構差別
公貓和母貓最大的區別,當然是身體結構的差別。
公貓的陰囊由兩個睪丸組成,形狀像「:」的形式;而且公貓的生殖器離肛門大概有2厘米左右的距離,尿道口距離貓咪的肛門較遠。
而母貓只有肛門和尿道/外陰,看起來像是一個倒過來的「!」;而且母貓的生殖器離肛門大概在1厘米左右,尿道口距離貓咪的肛門較近。
7、服從性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服從性方面也有很大的區別。
雖然公貓看上去鬧騰、不靠譜,但其實它們很愛自己的主人,也認同主人,所以平時很聽主人的話,叫它做什麼就做什麼。
而母貓相對比較獨立,有自己的想法,這樣就會顯得服從性有點差,不如公貓那樣聽話。
當然了,想要聽話的貓咪,最好從小就對它進行服從性的訓練,建立正確的等級關系,讓貓咪知道你才是主人,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它。
8、外貌的差別
公貓和母貓在外面方面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公貓的雄性激素比較旺盛,毛發會長得很好看,加上骨架大,整體看起來顏值更高,母貓就會相對清秀一些。當然了,不管公貓,還是母貓,都會有人欣賞它們的美。
無論養什麼貓,養了之后都要注意護理,這樣才能讓它們越來越好看,寵主日常可以多幫它們梳毛,主食貓糧可以選擇有美毛成分的,提升它們的顏值。
結語:你喜歡公貓還是母貓?
歡迎在評論區,曬圖、留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