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女性掌權的例子屈指可數。公元684年,武則天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女皇帝。在她執政的晚年,武則天收了許多俊美的男寵,其中最得寵的要數張昌宗。張昌宗本是太平公主的男寵,后被獻給武則天。他依仗自己的容貌身段獲得武則天的寵信,曾一度與兄長張易之專斷朝政,權傾朝野
公元684年,武則天登基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不僅權傾朝野,后宮佳麗三千,還收了許多美貌出眾的男寵于麾下。這些男寵們無不出身門閥望族,具備文武雙全的才華。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通過太平公主的引薦,才得以進入武則天的寵幸。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她不僅繼承了母親的政治手腕,也學會了收買人心的技巧。她樂于發掘些俊美出眾的青年才俊,先將他們納為自己的男寵,待培養成熟后再獻給武則天。這樣一來,太平公主不僅可以討母親歡心,自己又可以從中謀取更多利益。
公元685年,太平公主看中了一個叫張昌宗的青年,將他納入自己的麾下。張昌宗生得極美,有「蓮花六郎」的外號。他是一個書香門第的才子,既精通音律,又懂得人情世故,極會察言觀色,討人歡喜。
、、太平公主一向好收納才貌雙全的男寵,她見張昌宗生得標致,又有文采風流,便將他留在身邊悉心培養。她派專人教他詩詞歌賦、音律琴藝,又傳授他宮廷之道,如何進退有度,處變不驚。張昌宗天資聰穎,很快便學成,得到太平公主的稱贊。
太平公主見張昌宗已培養成熟,便開始與他曼妙纏綿。張昌宗也不負太平公主的厚望,極盡討好之能事,將太平公主伺候得十分甘心滿意。太平公主沉醉在 的風流之中,熱情如火,盼望永遠享受這般歡愉。
然而好景不長,太平公主很快就將張昌宗獻給了武則天。她深知母親雖已年過花甲,但仍喜美色之人。張昌宗年輕俊美,正合武則天的口味。此舉既可取悅母親,又可從中謀取更大的利益,一箭雙雕,妙算無雙。
張昌宗被送入宮中后,很快便得到武則天的寵幸。他那精致的容顏和溫和的談吐,深深打動了武則天,讓她欣賞不已。武則天不僅封他為云麾將軍,還在數月內提拔他為鄴國公,只半年時間便官至三品。
武則天平日里處理朝政勞累,又缺少心有靈犀的人陪伴。張昌宗溫潤如玉,極會說話討好人。武則天與他相處越久,越發看重他,將他留在身邊,寢食起居都要他服侍。
張昌宗也不辜負武則天的信任,他時時以皇帝為重,言語舉止恭敬謙遜。武則天被他伺候得舒心悅意,親昵有加。漸漸地,張昌宗成為她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與此同時,張昌宗還將自己的親哥哥張易之引薦給武則天。張易之出身名門望族,又有文武雙全的才學,一進入宮中就獲得武則天的注意。武則天見兩兄弟器宇不凡、相貌出眾,便將他們雙雙收為左右,日夜待在自己身邊侍奉。
張兄弟倆深知權力來歷不明,若失寵即失勢。因此他們裝出一副極為忠心的姿態,對武則天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從不違逆半分。武則天也很喜歡這對兄弟,不僅寵幸有加,還讓他們參與朝政,漸漸地將大權都交到了他們手中。
到了690年時,張昌宗和張易之已成為武則天最信任的心腹。朝政大事必須經由二人同意,文武百官也要首先討好他們,然后通過他們才能見到武則天。像這樣的權勢,讓許多大臣都看在眼里,暗自嫉妒和忌恨。
張兄弟如日中天,對武則天言聽計從。然而權力上頭,他們也漸漸猖狂起來,在朝堂上專斷跋扈,引起許多大臣的不滿。比如張昌宗曾多次命令百官做事,態度傲慢無禮。張易之更是損毀同僚名譽,陷害忠良。
有幾個大臣看不過去,上書彈劾張兄弟專權,結果反被二人誣陷,流放邊遠。一時間,朝野上下無人再敢質疑二張兄弟的作為。他們的權勢因此日益加強,幾乎控制了整個朝堂。
張昌宗初入宮時還有幾分謙卑恭順,但漸漸地也變得驕縱起來。他不僅敢在武則天面前無禮,還時常倚仗母子之誼,在朝堂上中指手畫腳。比如有一次,武則天準備親政時,張昌宗竟然在一旁毫不遮掩地打呵欠,表現得十分不敬。
又一次,武則天問起朝政之事,張昌宗竟然自說自話,完全不將她放在眼里。他甚至借武則天的名義專斷處理政事,連武則天本人都無法阻止。像這樣的場面時有發生,可見張昌宗已十分專橫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張昌宗見武則天對自己寵愛有加,便萌生了奪權的野心。他與兄長張易之密謀,想在武則天駕崩后奪取大權。謀反的消息泄露后,張兄弟遭到軟禁,本應問斬,但武則天還是手下留情,將他們赦免。
702年,武則天已是72歲的老嫗。她雖仍力圖繼續執掌大權,但朝野之人已然看清張兄弟的真面目。許多大臣不斷上書請求武則天傳位,此時再沒有人會站在張兄弟這一邊。
這年,以張柬之為首的一批大臣發動兵變,便是史稱「神龍革命」。他們在夜深人靜時突然襲擊張兄弟府第,將二人痛下殺手,置之死地。自此,張昌宗和張易之毀于自己的專橫跋扈,尸骨無存。
神龍革命很快便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改立李顯為帝。新帝為安定人心,將張兄弟的尸體示眾,以儆效尤。據說張兄弟連全尸都沒有留下,尸體都被肢解得片甲不存。死后遭此屈辱,也可見二人在世時罪業何其深重。
張昌宗一生最終以悲劇收場,他本可以安心讀書求仕,但卻貪圖權勢,甘當權貴們手中的玩物。他不知進退,跋扈專橫,最終自食惡果。其悲劇命運也警示后人,不可貪圖權勢,否則必將落得悲慘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