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期,功勛之臣周亞夫曾與漢景帝并肩治國。但好景不長,兩人關系日漸惡化,最終導致周亞夫被景帝設宴試探,并以誣陷之罪下獄至死。功高震主,引火燒身,周亞夫的結局令人唏噓。
周亞夫,字子服,西漢初年名將,漢文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為漢朝削弱諸侯勢力立下汗馬功勞。漢景帝繼位后,起初也重用周亞夫,但兩人關系日漸惡化,最后周亞夫被景帝設宴試探,以罪名被囚禁至死。
周亞夫生于西漢初年,出身普通士族之家,自幼聰慧過人,博覽群書,對兵法頗有心得。周亞夫年少時便以才干見長,被漢文帝召入朝中,擔任左將軍一職。 在漢文帝時期,周亞夫先后平定太原、趙地等地的叛亂,為漢王朝立下不少軍功。
特別是七國之亂期間,周亞夫帶兵三個月時間就擊敗了叛軍,為漢朝穩固統治局勢立下汗馬功勞,深受漢文帝賞識。七國之亂發生在漢文帝后期,諸侯王聯合叛亂,一時間朝局動蕩。文帝派周亞夫前往前線督戰,周亞夫不負重托,以超常的軍事才能快速平定亂事,使漢王朝脫離危機,穩定了統治基礎。因此,文帝非常信任倚重周亞夫,甚至親自對太子劉啟說:「朕死后,你可放心使用周亞夫。」
漢文帝駕崩后,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景帝即位之初,確實信任并重用周亞夫,先是封他為車騎將軍,不久后又提拔他為丞相,成為輔助皇帝治理國家的左膀右臂。當時的周亞夫可以說是西漢實際上的第二號人物,在朝中舉足輕重。
劉啟剛登基時,倚仗周亞夫這個老臣輔政,也可令人欣慰。周亞夫鎮守邊疆多年,又平定七國大亂,責任心強,為官廉明,劉啟自然會重用他。擔任丞相后,周亞夫助劉啟處理朝政,軍國大事多有建樹,劉啟也比較信賴他的建議。
然而兩人之間的和諧局面并未能持續太久。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劉啟與周亞夫在政見及為人處事方式上的分歧也越來越明顯,兩人關系慢慢變化。
劉啟本性多疑,又好功名,與他溫厚儒雅的父親漢文帝不同。劉啟曾在還是太子時,因下棋與族兄劉賢發生矛盾,一時沖動拿起棋盤將劉賢砸死。這使劉賢的父親吳王劉濞對劉啟從此懷恨在心。劉啟繼位后,為了削弱諸侯國勢力,采納晁錯建議進行削藩。
這觸及了諸侯王的既得利益,引發吳王劉濞聯合七國發動叛亂。劉啟為脫離險境,不得不舍棄晁錯。這些都表明,劉啟為人多疑,又重情面,不像他的父親那般寬厚仁慈。在這種性格下,劉啟也逐漸對忠心耿耿的周亞夫產生了猜忌之心。作為輔助君主治國的重臣,周亞夫經常就朝政大事向景帝進言提供意見。
但是劉啟與周亞夫在許多問題上的意見并不統一,周亞夫堅持己見,不會刻意迎合劉啟。比如周亞夫建議劉啟寬容對待失敗的諸侯王,而劉啟傾向于嚴懲;周亞夫提出調整土地兼并政策,劉啟擔心觸動地主階級。兩人理念和作風不同,意見競合在所難免。
更糟糕的是,梁王每次朝見劉啟,就在劉啟面前揣測周亞夫的不是,進一步加深了劉啟對周亞夫的猜忌。平定七國之亂時,周亞夫當時的軍事部署沒有及時援梁王,導致梁王吃了不小的敗仗。梁王一直對此心存芥蒂,每次來朝都會在劉啟面前表達對周亞夫的不滿
。劉啟對周亞夫原本就有些疏遠,梁王一再暗示周亞夫存心不良,劉啟的猜忌之心也隨之加重。周亞夫性格直率,言語中不掩飾對劉啟的不同意見,這在劉啟看來無異于公然挑釁皇權,令他更加警惕周亞夫。
數年后,劉啟打算廢黜太子劉榮,改立劉徹為太子。周亞夫認為此舉不妥,數次進言勸諫劉啟三思。劉啟認為周亞夫眼光不行、固執己見,這更加影響了兩人關系。
其實周亞夫的勸諫也有其道理,先祖定下的太子是不可輕易廢黜的,這關乎王室血脈和禮法體制。但是劉啟認定要立劉徹,周亞夫的反對突顯出兩人在處事判斷上的不同。劉啟對周亞夫的不滿從此積聚,周亞夫也隱隱感到劉啟對自己的信任在下降。
到了漢景帝晚年,他身體欠安,考慮到太子劉徹還年幼,想重用周亞夫來輔助朝政。于是劉啟設宴專門招待周亞夫,希望通過宴會觀察周亞夫的為人態度。然而此時兩人關系已非常糟糕,劉啟此舉實則別有用心。
宴會上,劉啟故意吩咐侍者只給周亞夫上了一大塊沒有切開的肉,卻不給筷子。這是劉啟刻意為之,想試探看周亞夫的反應。周亞夫并沒有覺察劉啟的用意,還以為是侍者忘記了,就問侍者要一副筷子。劉啟看在眼里,立即嘲諷問周亞夫是不是對自己的安排很不滿。這下周亞夫才意識到劉啟是在試探自己。他連忙下跪謝罪,劉啟這才沒有為難他,讓他起來。周亞夫謝過后就離開了宴會現場。 劉啟看到周亞夫的反應后,對左右侍者說:「此人留不得。」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劉啟與周亞夫的關系已經徹底破裂。周亞夫沒有意識到劉啟的試探和刻意為難,這在劉啟看來證明周亞夫無法成為自己的心腹和左右手。不久之后,劉啟終于找到機會打擊周亞夫。
周亞夫的兒子私下打造了一套盔甲,劉啟以此為借口,認為周亞夫謀反,將他下獄拷問。盡管周亞夫對此事并不知情,但無法申辯。光是被囚禁一事,就已經大大傷害了這位西漢功勛卓著的老將軍的尊嚴。周亞夫見劉啟鐵了心要除去自己,五天后便在獄中絕食而死,以死明志抗議劉啟的誣陷。
劉啟設宴試探周亞夫,加上誣陷囚禁,最終導致西漢杰出的名將在獄中自盡。 周亞夫從功高震主到被猜忌,直至死在牢獄,標志著漢景帝與重臣關系的轉折點,也預示了西漢由盛轉衰的開始。
周亞夫與漢景帝由合作之路走向對立的過程,反映了君主與重臣關系的復雜性。劉啟多疑嫉妒之心害死了周亞夫,也讓漢朝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驍勇善戰的名將。功成名就常常伴隨著危機,周亞夫的悲劇正是這個時代的寫照。漢景帝晚年猜忌功臣、誅殺異己的做法,進一步埋下了西漢衰敗的遠因。這段歷史警示后人,君主要開明睿智,功臣也需謹慎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