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和趙敏隱居之后,本以為可以過上平靜的生活。哪知江湖再起風云,張無忌只得英雄再出,最后竟然還收了三位佳人為妻,成就了一段奇異的愛情。
張無忌手持屠龍刀,身背乾坤挪移,終于達成心愿,與摯愛的趙敏遠走高飛。他們來到茫茫大漠深處,在一處群山環抱、碧水環繞的藏邊小村落安頓下來。
這里四季如春,野花遍地開放。高高的雪山遙相呼應,村前一道涓涓細流繞山而過,在陽光下波光粼粼。藏民們在此建起樸實的茅茸房屋,種植糌粑和高原芽菜。張無忌和趙敏也在小溪邊搭了簡易的茅屋,過起自給自足的生活。
張無忌整日鉆研武學,站在積雪的山坡上練習劍法。趙敏則忙著耕作種地,在山坡上開墾出一片片梯田,種上青稞和蔬菜。兩人有說有笑,你儂我儂,種地做飯,增添不少煙火氣息。
到了每年臘月二十三,張無忌和趙敏都會提前一個月準備酒席。他們收割新米磨制米酒,在山野里捕獵野味,采摘最新鮮的蔬菜。院中擺上一張八仙桌,張無忌親自繪就對聯懸掛:「笑看風云之變幻,閑撫蕭瑟之意境」。
這一天,殷素素、殷離、周芷若、小昭都會提前一個月踏上返程,準時趕到他們的山居。五人隔年重逢,沉醉于這難得的團圓。張無忌對她們的情誼毫無保留,五位佳人也都心悅誠服,甘愿做此一桑梓姐妹。
酒至半酣時,張無忌會讓趙敏與眾女翩翩起舞。五人蓮步輕移,宛若出水芙蓉。袖袍飛揚,鬢云飄飄,嫣然一笑,似春暖花開。張無忌揮毫潑墨,永遠地記錄下這難得的時刻,珍藏于心間。
多麼希望時光就此靜止。但他們都深知,一別經年,這是此生僅有的一次重逢機緣。
這隱世生活持續了十余載,直到有一日,殷離與小昭抵達張無忌夫婦的山居時,兩人滿面愁容,神色間透著焦慮與不安。
原來,中原武林再起風波變幻,一個邪派高手陳友諒奪得九陰真經與金剛不壞功法。他驕縱跋扈,橫行江湖,少林派與武當派都難敵他的兇猛,甚至連張三豐真人也在決戰中失去性命。
武林正邪失衡,江湖陷入混亂與動蕩。
殷離與小昭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張無忌的山居,希望他能再次現身江湖,以正義之力平息此劫,拯救武林。
張無忌聞言,心中一片驚濤駭浪。他以為自己永遠遠離了江湖恩怨,能與摯愛安享天倫之樂。哪知武林正道瀕臨絕境,如果自己袖手旁觀,只怕禍亂將會蔓延開來,無數良善之輩都將身陷囹圄。
張無忌沉吟許久,終是不忍平白看著江湖蒙難。他與趙敏商議后,決定重出江湖,與這個邪魔殲滅師尊報仇。
重返江湖后,張無忌才發現陳友諒法力高強,先后在數場決戰中打敗自己。張無忌不禁怨恨起始終隱忍、從未顯露武功的自己。時光難以倒流,他終究無法重拾屠龍刀,奪回當年第一高手的威名。
然而,世事難料,張無忌并非孤軍奮戰。幾位故人及時伸出了援手,使他重新煥發鋒芒。
殷離不惜踏遍星月山河,設下了天羅地網,成功阻滯了陳友諒的步伐。
周芷若頂住了峨眉派的壓力,拋開過往芥蒂,欣然傳授九陽神功給張無忌。
小昭則在幾次關鍵時刻冒著生命危險,解救了瀕臨絕境的張無忌。
而始終在暗中襄助張無忌的,則是那位神秘的黃衫女子——張無忌的同父異母姑姑黃衣師姐。
這位一直隱姓埋名的女子,不知救過張無忌多少次性命,又在關鍵時刻傳他降龍十八掌精要。正是有了她等人的鼎力相助,張無忌終于再次戰勝陳友諒,重現江湖正道的威儀。
打敗陳友諒后的一天,張無忌將幾位救命恩人召集到身邊。他鄭重其事地問道:「我當年曾立下海誓山盟,今日唯有盡到當年的諾言,方不負各位多年來的情誼。你們看我張無忌是否言出必行?」
幾位佳人無不羞澀低頭,面露喜色。
張無忌便商定,由趙敏專心經營木匠生意,供養這個大家庭。
而自己將常年游歷江湖,以武學宗師的身份經商賺錢。
于是,張無忌便與幾位佳人周游江湖,足跡踏遍大江南北。
一行人第一站來到了福建莆田,建起宅院落戶此地。沒過幾年,周芷若在此為張無忌誕下了第一個兒子,聰明伶俐,取名張周。
后去到蘇杭吳越之地云游時,黃衫女子也為張無忌生下一子,張無忌取名張楊。這個孩子天賦極高,深得張無忌真傳。
在張無忌四十大壽之年,殷離也終于為他誕下嘉胤,取名張殷。張殷性格溫和,拜入武當,日后成為一代宗師。
張無忌晚年功成名就,便將事業一分為四,分封給幾位愛子,自己則與幾位佳人隱居在福建南靖萬丈峽深山中,過起幽居生活。
在這人跡罕至的世外桃源里,他們終老一生,直到百年之后方才傳出骨肉同葬于此的消息。
張無忌這番收了四位佳人的傳奇故事,也就此成為江湖一段美麗傳說。我們不能以常人眼光輕易評論這段多方關系,它終究超出常人的情感極限。
但張無忌那顆包容萬物的心,與四位佳人那份執著熱忱,都值得我們省思。愛情的樣貌,終有千千萬萬種。誰說非一夫一妻不可?重要的是彼此珍惜,始終相伴。
張無忌的傳奇一生說明,真愛會超越常規,探索愛的可能性。我們不應以成見苛責他人,而是敞開心懷,珍惜眼前人。每種真摯情感,終將綻放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