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右上角的 「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來源/古風文史 作者/古風文史在法國博物館中國展廳之中,有一件鎮館之寶,那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真跡《金剛經》,即使是千年前的文物,卻依舊保存完好,這一文物可以說極具歷史意義。
有專家曾經對其進行估值,認為即使花費100個億也不可能贖回來,由此可見其珍貴程度。對此,很多人感到非常遺憾,但是也抱有期待,希望這件珍貴的文物,有一天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
專家為何對武則天的這一真跡估價如此之高呢?僅僅是因為它保存完整嗎?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武則天的書法造詣是非常高的。
不僅是武則天,唐朝的其他皇帝在書法方面的造詣都是非常高的,這個時代書法大家輩出,其他朝代的書法家如果出生在這個時代,也許連「二流選手」徐浩,高閑等人都比不上。
作為唐朝的歷代帝王,他們的書法都是出類拔萃的,武則天更是不遑多讓,但是她的真跡保留下來的并不多,所以這樣一卷完整的《金剛經》才會更加珍貴。
那麼為何就認定這一定是武則天的真跡呢?因為這部《金剛經》上面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臣虞昶奉旨校閱」。
也就是說,這卷《金剛經》曾經被當時的書法家虞昶校閱過,而且還是奉皇帝旨意,那麼就可以推斷出這是武則天的真跡,如果是其他書法家的作品,是不可能出現這些信息的。
那麼武則天為何要親自抄寫《金剛經》呢?據說是為了懷念她已經逝去的父母,這時候的武則天已經登基為帝,手握大權,但是高處不勝寒,隨著年紀越大,她反而更加懷念自己的親人,尤其是父母。
為了給自己父母積攢更多的功德,她下令讓當時有名的書法圣手一起抄寫《金剛經》和《妙法蓮華經》,并且每部經卷各抄寫了三千部。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她也參與其中,親自抄寫了《金剛經》,她的一手小楷絲毫不遜于當時任何一位書法家,字體華麗雋美,現如今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辨,之后被裝在了紫檀描金帖盒里,跟其他書法家抄寫的經卷一起供奉在各大寺廟之中。
她的這一真跡是如何流失到海外的呢?如此珍貴的文物不應該被妥善保存嗎?這是因為這一文物被發現的時機不對。
武則天手抄的《金剛經》跟其他經卷其實剛開始是供奉在敦煌最為顯赫的寺廟之中,但是唐朝曾經有過動蕩的時候,寺廟也會逐漸沒落,尤其是武則天駕崩之后,更是不會有人關注她的這一真跡的下落。
當時的僧人其實把所有的經卷都藏在了藏經洞之中,而藏經洞被開啟的時間是1900年,正是清朝末期,也就是被侵略者虎視眈眈的時候。
敦煌莫高窟的一個姓王的道士在進行打掃時,發現第17窟的墻壁有一個裂縫,透過裂縫他發現里面別有洞天,于是一探究竟,沒想到發現了大量經卷和法器。
既然是珍貴的國家文物,那麼王道士并不敢據為己有,而是上報給了朝廷,沒想到朝廷還沒有來人前來接管,反而引來了「餓狼」。
法國人伯希打著考古的幌子,明目張膽前來偷盜和掠奪,除了武則天的這卷極其珍貴的《金剛經》,還有其他經卷,都被他帶到了法國。
當然也有傳聞,是因為這位王道士貪財,以極低的價格把所有的文物都賣給了伯希,畢竟這些文物在他看來不當吃不當喝,還不如換些銀子更為實在。
在剛開始,武則天的這部經卷被很多收藏家收藏,他們都很清楚這一文物的價值,所以雖然幾經轉手,但是依舊保存完好。
最后被法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至今,成為了他們的鎮館之寶。后人得知這件事,很多人對這位王道士的做法十分不恥,認為就為了這點錢就把文物賣了出去,實在可惡。
但是這件文物之所以能夠如此完好的保存,能夠在法國博物館一睹其風采,也正是法國對其的重視程度很高。
如果流落到當時的清廷,不知道是否還會經受什麼,如果被毀掉,那豈不是更為可惜。所以這一文物流失到海外,不知道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好在國家強大了,對海外的流失的文物也在逐漸重視,正在想辦法讓中國的文物都能夠回來,相信總有一天,這些珍貴的文物都能夠回來,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