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片,是香港影視的重要分支。
這類在1980年代興起的電影,不僅可以與文藝片分享重大獎項,而且比高低檔的文藝片擁有更廣泛的觀眾群。
事實上,「黑幫」的元素一直存在于各種熱門影視節目中。
它是警匪片中的「土匪」,英雄片中的「英雄」,槍戰片中的「槍」。
一般來說,黑幫片是「江湖男兒明爭暗斗」。
在黑幫片中,女性似乎只是刀劍相向的犧牲品,只對美負責,文字很少。
但是有一類女性并不總是一樣的。
他們在香港電影中展現了不同的魅力。
他們與黑幫兄弟平起平坐,共享權力。
甚至有一些人,甚至可以將「老大哥」殺得讓人膽寒。
她們是大哥的女人,我們稱她們為「江湖大嫂」。
在香港黑幫片的變遷中,「姐姐們」也在轉型中跌宕起伏,在黑幫名利場與男人合作,與男人勾心斗角。
他們掀起的洶涌暗流,也形成了黑幫片在各個階段的不同表現。
不僅成就了黑幫片獨有的「嫂子風景」,也成就了黑幫片獨有的「性感」,這就是香港電影的精明。
接下來,我們還選取了幾位典型的「嫂子」代表,來分析一下他們是如何在一群男人中行走,并在黑幫片中留下深刻印記的。
01.成熟期
代表人物:葉丁堯(邱淑貞飾)
嫵媚囂張,大哥的女人也想做「大哥」
美麗而惡毒的蛇蝎美人。
百搭是邱淑貞在《古惑仔之猛龍過江》飾演的丁瑤定位。
在《古惑仔》中,她不是一個簡單的花瓶角色,而是一個有野心和智慧的反派。
影片前半段,她是三聯幫大哥的情婦,溫順柔弱,一副天真迷人的模樣。
三聯幫的首領是雷公,丁堯正式出道是在雷公去世的周年紀念日上墳時。
她把頭髮盤成日式發髻,手捧花走路,美麗的容貌讓雉雞哥哥著迷。
之后,丁瑤帶著野雞去了賭場,也為後來的叛亂埋下了伏筆。
丁瑤在賭場不斷賠錢,野雞故意勸阻她。
她淡淡的說道:
「我不喜歡輸錢,但我喜歡輸贏之間那種生死攸關的感覺。」
可見,她為權力而在生死之間行走的勇氣,已經開始顯現。
同時,丁瑤也會用「示弱」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形象。
她對野雞說:
「我是大哥的女人,但他對女人已經不感興趣了,唯一能讓他興奮的就是權力。」
這表明你是多麼的悲傷和無助。與野雞獨自泡溫泉時,她表達了對野雞的欽佩之情,也透露了她悲慘的身世。
兩人的關系更進一步。
後來,野雞和雷公徹底鬧翻了。
就在野雞和陳浩南在吧台的時候,丁堯又出人意料的出現了。她來求野雞和雷公和解。
結果野雞摘下墨鏡,看到丁瑤臉上的傷口,還以為自己被雷公打了,又心疼又生氣。
于是自然而然,野雞跑到雷公家,發現雷公已經被殺了。
丁堯大聲呼救,責怪野雞殺了雷公,成為了三聯幫的新首領。
至此,丁耀的形象已經被逆轉。
她不再是柔弱天真,而是展現出冷酷和野心勃勃的一面。
之后,她渡河拆橋,殺死了幫她崛起的保鏢高潔,并利用她的美貌勾引大飛,希望借助大飛的力量來充實自己的實力。
丁瑤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
雖然在這之后,丁瑤被自己的盟友大飛出賣,但大飛救下的保鏢高潔也出來當眾指責她的罪行。
最終,丁瑤的性命,落到了野雞的手中。
雖然她最終的命運,依然是死在男人的壓制之下。
但丁耀作為一個有魅力的叛逆者,在黑幫電影中也是家喻戶曉的「嫂子」角色。
堅韌,內斂,外柔內剛,美惡兼備。
丁堯是《古惑仔》中的代表人物。
1996年被稱為香港電影的「古惑年」。
因為在這一年里,香港影視界出現了很多以幼稚危險兒童為題材的電影。
與以往的黑幫英雄片和英雄片相比,《古惑仔》的題材更加平民化和市場化。
鄭伊健主演的《古惑仔》系列是「古惑仔」題材黑幫電影狂潮的開端。
這幾乎是黑幫電影發展最成熟、最頹廢的時期。
混亂到極點,瘋狂到極點。
黑暗,動蕩,每個人都有野心。
「丁瑤」這個角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如果你不能成為唯一的「嫂子」,你將成為唯一的「大哥」。
丁耀的每一步都有先見之明。雖然最后的結果還是失敗,但她給人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就像這個囂張的《古惑仔》:
來吧,綻放,不要后悔。
02.過渡期
代表人物:柔黛西(關秀梅飾)
「黑幫大哥的必備女人」
關秀梅在多部黑幫片中飾演大哥的女人。
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龍在邊緣》中的龍嫂黛西。
故事主要講述劉德華飾演的飛龍,成為黑道大哥后決定半隱退。但因為哥哥豹子被叛徒出賣,癱瘓在床,又卷入了冥界。
而關秀梅飾演的黛西,作為大哥的女人,可以說是完美的存在。
她不是一個「有實力」的嫂子,而是一個能走出廳堂,下廚房,全心全意幫助丈夫的「賢惠家政」嫂子。
Dasiy的能力其實很強。在下屬面前,她幾乎就是另一個「大哥」。
婆婆生日那天收到明幣紅包,被弟弟偷看,吩咐下屬不要告訴大哥。
對方過來招惹婆婆喝酒的時候,給飛龍一個臉。
黛西立即起身擋住酒,大膽地喝了一杯,暫時壓制住了風暴。
因為黛西知道飛龍此時要「退休」,所以他不能用任何借口「鬧」。
但到了出手的時候,黛西也很果斷。
黛西得知飛龍被綁架,誹謗殺戮,并沒有驚慌失措。
前幾秒,他還開心的打麻將,然后拿起刀開始砍人。
她拿刀帶人破圍而出,武力值破表。
飛龍不在,她的婆婆和兒子也被綁架了。
黛西還是能夠冷靜下來判斷目前的情況,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豹哥的兒子奪權篡位,將飛龍的公司當成自己的,甚至對嫂子黛西也有不好的想法。
黛西一點也不害怕,闖入公司,瞬間控制了豹哥的兒子,扭轉了局面。
可以說,大嫂黛西,膽子很大,膽子很大。
然而,雖然她很強大,但她沒有野心。
最終,他在救飛龍的路上意外身亡。
美貌與智慧并存,麗蘇雙A卻是個溫情的「小女人」。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黑幫必備的女人」
黛西這個角色可以看作是當時香港黑幫片情況的一個縮影。
在這個元素中,「黑幫」在各種影視劇中被輾轉反側,直至在「古惑仔」時期達到頂峰。
但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黑幫題材電影一直處于相當尷尬的境地。
黑幫電影已經成熟,但同時它們也處于消亡的邊緣。
此時,黑幫片正處于「反思」的過渡期。
瀟灑的「大哥」有家有責,不能再任性打架殺。
但江湖上仍有不少年輕人翹首以盼,希望大哥重回江湖。
就像黛西一樣,她美麗而強大,吸引了許多人垂涎。
但她很克制,不愿再踏入那個世界。
一旦他再次插手,恢復了力量,最終的結果就是死亡。
總結一下劉德華在片中所說的話,就是:「黑道可不是簡單的病毒,一旦被感染,就會伴隨你一生,而且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根本無法治愈」
所以《《龍在邊緣》》其實并不是一部純黑幫題材的電影,更像是一部警示教育片。
當時的黑幫片就是這樣,在「野」和「收斂」之間搖擺不定。
03.結果期
代表人物:春瑪麗(劉嘉玲飾)
「最‘端莊’的黑幫情婦」
在《無間道》系列中,最讓人耳目一新的女性角色是劉嘉玲飾演的瑪麗。
作為老闆的情婦,她不是一個風騷的女人,而是整天保持著優雅和尊嚴。
瑪麗是一個強大的女人,她殺人不眨眼,勇敢而足智多謀。
她不僅可以暗中協助警方為丈夫除掉老大,還能了解黑道的情況。
可她這麼厲害的女人,卻甘愿做大男人的小女人。
正如她在電影中所說:
「我是一個很單純的女人,只要男人好,我什麼都可以。
」
瑪麗對老闆韓晨可謂是發自內心的。
就算被追殺,韓沉也有可能被淘汰,處境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噤聲。
但面對弟弟劉建明的表白和保護,她不為所動,反而給對方扇了幾巴掌。
最終,她在泰國救韓沉的路上被劉建明背叛,最終死在了車里。
事實上,瑪麗很聰明,她一定能猜到自己的結局,但她仍然慷慨地去死。
令人驚嘆的是瑪麗的純真,但令人費解的還有瑪麗的深情。
為什麼她比老闆強,卻甘愿為老闆犧牲?
她就像一只拔牙的老虎。她雖然威風凜凜,但已經失去了侵略性。
這與當時的影視環境息息相關。
當時香港電影市場不景氣,古惑仔的電影因為古惑仔的狂熱而適得其反,到處都是反古惑仔的呼聲。
在這種情況下,新時代的黑幫片不再關注江湖的忠誠和戰斗,而是轉向對人性的思考。
《無間道》系列電影充滿了輪回與命運的糾葛。
所以看《無間道》的時候覺得有點無聊,看完也覺得有點失望。
其實這個系列嚴格來說是一部警匪片,只是《無間道2》意外地被拍成了一部黑幫史詩片。
「出去混,遲早要還的」
這條線貫穿整部電影。
瑪麗派劉建明去殺韓沉的上司倪坤,但最終因為劉建明的叛亂和倪家的報復而死。
背叛,最終死于背叛。
《無間道》系列打破了當時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成為香港電影的救星。
同時,這一階段的黑幫片也完成了對黑幫復雜斗爭的模仿。他也站在冥界的肩膀上,俯瞰著歷史變遷的全過程。
04.枯萎期
代表人物:阮·蘇(田牛飾)
「最霸氣的嫂子」
2008年上映的電影《《奪帥》》,由洪金寶、任達華、吳京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了幫派「忠誠」在外攻內斗的雙重打擊下解體的過程。
影片中,田妞飾演大哥連浩龍(洪金寶飾)的妻子。
片中蘇大姐的氣場很強,你甚至可能覺得這不是大嫂,而是大哥。
大哥給三公子奉上了月月酒,蘇大姐作為「校長室」,在宴會上舉止優雅。
她甚至拿出一條價值300萬的項鏈給小三自己戴上。
當然,蘇姐似乎沒有恩怨是有原因的:
一是因為她年輕時多次流產,失去生育能力;
二是她拿著團伙的賬本,有底氣。
沉迷黑道多年的蘇姐,面對命案現場依舊面不改色,更何況那只是情婦的滿月酒。
但這只是她表面上給出的反饋。
事實上,蘇姐感受到了小三對自己地位的威脅,與丈夫的弟弟連浩東(任達華飾)一起盜用了大量財產。
在她看來,與丈夫多年的感情,遠不如她手上的錢有用。
當她受到下屬夫人的威脅時,侵占財產的事情可能會暴露出來,而蘇姐表面上不為所動。
但她卻使出了「借刀殺人」的伎倆。
她一步步引誘她,讓丈夫覺得監獄里的下屬可能會背叛他,于是派人到派出所讓他閉嘴。
屬下的妻子也被她和連浩東殺死。
與之前的「嫂子」相比,天牛飾演的蘇大姐,對老公的感情并沒有那麼多。
這是一個自私的人物。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當然,蘇姐最終功虧一簣,沒有得到她想要的,所以最后還是在心里吐露了一番,但大哥并沒有殺她。
蘇姐最終死在獄中,被暗殺。
關于《奪帥》的故事結構和邏輯有很多討論。
有人認為這是一部大牌爛片,但也有人認為這部電影很有黑道的感覺。
不過對于「蘇姐」的討論,網友們一致認為,在沒有成為「大哥」的「嫂子」中,她是最像「大哥」的。
這一時期的黑幫片已經發展到了最后,結局并不悲傷。
「蘇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她不再需要背負「自省」的重擔,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初衷,去拓展她無限擴張的野心。
就好像「黑道」群體做最后的回眸,變成了一種「回歸光明」。
雖然是奔放奔放,但之前糾纏在一起的利益沖突,也會在這個時候全面爆發,最終一切都會土崩瓦解。在這個時代,黑幫電影的消亡是可以預見的結局。
「順命者悲,逆命者死」是《奪帥》的宗旨。
黑幫電影似乎也是如此。
這種電影,從在香港興起到衰落,只用了30多年。
而身在其中的「嫂子」更是成為黑幫電影逐年變化的縮影。
依賴、裝飾、邊緣化是黑幫片中女性的關鍵詞。
然而,「嫂子」卻在男子賽場上各顯神通,形成了獨特的「嫂子景觀」。
它們存在的意義,不僅是對黑幫電影發展的探究,更是黑幫題材影視轉型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