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總結過:吐沫的駱駝和豎尾巴的大象都不能靠近,會有生命危險!
被人馴化了五千年的駱駝,真的有這麼危險嗎?
近年來,有不少關于駱駝傷人或殺人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為什麼駱駝會攻擊人?駱駝有多強的戰斗力?而我們又該怎樣反擊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駱駝這暴力與溫柔共存的雙面「人生」。
其實真正的駱駝與我們印象中的「憨厚、老實」不太沾邊,一方面駱駝確實憑借著出色的耐受力、力氣等優勢從一眾牲畜中脫穎而出,而另一方面,它的心思卻極為細膩、敏感,它們可以感知到人類的情緒,也可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而這也意味著,駱駝有時會因為各種原因對人類產生敵意或敵視,甚至發動攻擊。
土耳其駱駝摔跤大賽——興奮的駱駝口吐白沫
而駱駝脾氣暴躁的時候確實有個非常典型的行為特征——口吐白沫。
其實網上不少游客們分享的合照中不難看出,有的駱駝就是處于「吐白沫」的狀態,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駱駝口吐白沫是因為它們生病了,或者是因為它們在咀嚼食物時產生的唾液。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完全正確。
駱駝口吐白沫的一個真正原因是它們在反芻時,將胃里的食物重新送到口腔進行咀嚼,然后再吞下去。這樣做可以幫助駱駝消化食物,也可以節省水分。
而更加危險的情況是,駱駝口吐白沫也可能是它們發情或興奮的表現。當駱駝處于發情期時,它們的荷爾蒙水平會發生變化,導致它們變得更加情緒化和好斗。
特別是公駝在這個時期,它們會競爭雌性的青睞,也會對任何潛在的競爭對手表示威脅。
而單駝峰駱駝的表現會有一些不同,雄性單峰駱駝的喉部長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囊狀器官,在發情時會將這個囊狀器官從口中的單側吐出。
如果人類不小心觸碰了這兩種狀態下公駝的敏感部位(我說的是臉部、腹部等),或者做出了讓公駝誤解的動作或聲音,就可能引起公駝的攻擊。
所以在接近發情期的公駝時,要特別注意它們的口部特殊現象,以及它們的眼神和姿態。
而牧民常說的「駝峰耷拉下來」的情況,也確實十分危險。駝峰之中藏有駱駝的「脂肪存款」 ,越是吃飽的駱駝,駝峰就越充盈。
它主要由脂肪組成,駱駝的駝峰可以占據它們體重的10%-20%,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增大或縮小。駱駝在缺水或消耗能量時,會利用駝峰里儲存的脂肪來補充營養,這樣就可以在很長時間內不吃不喝,維持生命。
而駝峰干癟就說明此時的駱駝十分饑餓。要知道有地區的阿拉伯人是有給駱駝喂蛇的養殖傳統!食草動物餓極了也是要吃肉的!
除了上述的「特殊時期」暴脾氣之外,它獨特的生物特性也促使它成為了非常危險的牲畜之一。
駱駝是一種性格暴躁、領地意識強、不喜歡被打擾的動物。它們有著很強的記憶力和報復心,如果被人類虐待或惹惱了,它們可能會記恨很久,甚至趁機反擊。
2016年,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駱駝殺人事件中的肇事者——一只發情的公駱駝,它不僅在自行掙脫韁繩之后不選擇逃跑反是直接尋仇,更能在一眾村民中準確找到施暴的主人并直接咬死。
而且駱駝有時會誤認為人類是競爭對手或獵物,或者因為受傷或驚嚇而發動攻擊。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野生或半野生的駱駝身上。
最著名的就是澳大利亞的「野生」駱駝之災,有一些被放養的駱駝逃跑后,變成了半野生的駱駝,它們會攻擊人類和其他動物,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一度讓澳方當做比野兔更為頭疼的存在。
駱駝的戰力其實在氣候比較干旱的地區是有目共睹的,作為一款能夠大范圍馴養的牲畜來說,被阿拉伯騎兵搬上了戰場,其戰力就可見一斑。
它們不僅可以在沙漠和草原等惡劣的環境中生活,還可以抵抗各種強大的敵人,甚至是食肉動物。
駱駝體型十分龐大,成年駱駝的肩高就可達1.85m,這異常高大的軀體也促使駱駝成為唯一采用坐姿交配的有蹄類物種。
而噸位方面,較大個體體重600KG,單峰駱駝體重極限上至600KG,而雙峰駱駝極限更是能達到950KG,這個重量甚至可以超過科迪亞克棕熊。
其短期沖刺時速可達65 km/h,長途奔襲的速度竟然也高達40 km/h!這樣的體型和速度,讓駱駝有著驚人的沖擊力,可以輕易地撞倒或甩開敵人。在我們亞洲的土地上,沖擊力這一塊除了亞洲象之外,恐怕難有動物能出其右。
除了血厚、移速驚人之外,駱駝有著強有力的蹄子和頭槌,它們可以用這兩種武器來對付敵人。
它們的蹄子可以踹碎任何動物的骨頭或打爆獨狼的腦殼,而對戰我們人類的話,對于駱駝來說可謂「灑灑水啦」。所以偶遇駱駝發怒的話,還是不要考慮反擊了,最好先逃命吧。
但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駱駝傷人都是咬傷致死,這里面其實就藏著駱駝最致命的兇器了——形如犬齒的門齒。
駱駝的牙齒總數為30-34顆,大部分種類的駱駝只有單邊一枚上門齒共兩顆,而鏟狀下門齒則有6顆,犬齒上下共四顆。
完整的駱駝牙齒
這長達5cm的門齒傷害極大,雖然說駱駝的咬合力沒有食肉動物那樣致命,但是這夸張的牙齒長度也足以讓人皮開肉綻,駱駝可以主動認出并咬住敵人的脖子、耳朵、腿部等部位,然后用力撕扯,造成嚴重的出血或斷裂。
而且受到駱駝攻擊致死的案例,也大多數屬于失血過多。
在野外條件下,成年健康的駱駝也是可謂「沒有天敵」的存在,其耐力也是它稱霸沙漠的關鍵性因素。
駱駝的尿液在極端條件下會以濃湯狀排出,而它超高效的腸道更是能把糞便的水分吸收干干凈凈,甚至過去的阿拉伯人會將駱駝產出的糞便直接引火,無需烘干。
其血液中的血紅細胞更可謂是「進化到了極致」,它的血紅細胞是極為特殊的凹槽橢圓狀,這種結構能在脫水的狀態下依舊流動,也能讓駱駝在大量飲水(20升)之后不會因為滲透壓的原因導致器官破裂。
駱駝通常會結成群體生活,雙駝峰駱駝的野外群體一般是在5-10頭左右,這樣的種群結構、耐力及體型優勢,讓駱駝橫行沙漠。
其最大的威脅——狼群,也不過是吃點老弱病殘,對戰成年駱駝也是無從下手。
俗話說「兔子急了也咬人」,其使用在駱駝身上也不為過。除了駱駝之外,其他家畜在受到刺激之后也同樣會做出應激反應甚至直接攻擊人類,像是馬兒受驚、牛被牛虻叮咬,都會促使其產生攻擊性。
其實我們只要掌握了駱駝的習性,不去觸摸它的「逆鱗」,作為擁有悠長馴化史的家畜,駱駝還是比較友善的。
目前雙駝峰駱駝的情況也比較令人擔憂,曾經遍布全球的雙駝峰駱駝,正逐漸被機械化所淘汰。
當前保有量也僅在140萬頭,不足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而野生駱駝更是不足1萬頭,絕大部分生活在戈壁灘,極少野生個體生活在哈薩克斯坦一帶,生存狀態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