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譚先生是潮汕人,家里長年靠漁業謀生,出海在外,自然有著生吃或半生吃魚生的飲食習慣。
但去年年底開始,譚先生就出現食欲不振和乏力的狀態,起初并未在意,只是認為休息不足引起,後來癥狀加重且伴有不明原因的輕度腹痛,這才來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
結果腹部超聲顯示,肝臟出現實質性病變,他的整個肝幾乎被「掏空」。在進行右肝手術后,醫生發現他的肝里爬滿了燈泡狀、殼厚的華支睪吸蟲蟲卵,數量多得讓人頭皮發麻。
原來譚先生很喜歡吃嫩魚片,為了追求口感,一般都是生吃或者用熱水氽了幾十秒就吃。而這種習慣,也容易讓喜歡躲在淡水魚蝦的肝吸蟲蟲卵有機可乘,潛伏在譚先生的肝內。
根據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推薦應攝入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120—200克,其中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300~500克(均為生重)。
吃魚的好處有多大?近日,有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一份魚,心臟病風險或降低28%。
發表在" Nutrients "上,來自南非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薈萃分析了17篇魚類攝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文章,共納入1442407名參與者,在劑量分析發現:
每天攝入50克魚,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9%相關;每周攝入2-3份150克的魚,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8%相關;每天吃100-150克的魚,可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6%-28%。作為肉類,魚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其含有Omega-3脂肪酸是大腦重要的脂質結構之一,對大腦健康和大腦發育有著重要意義,其還可以保護心血管,對心臟有益處。
除此之外,魚肉還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鐵、碘和膽堿,對于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的免疫系統發育有益。
魚肉對身體有益,但近日卻有聲音:魚肉會致癌,這又是怎麼回事?
魚肉致癌的說法,源于一項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Li及其同事的一項研究結果,該研究發表在《癌癥病因與控制》雜志上,研究納入491367名參與者。
經過分析發現,較高的魚類總攝入量、金槍魚攝入量和非油炸魚攝入量,與惡性黑色素瘤、原位黑色素瘤的風險呈正相關。
研究人員認為,受海洋環境受到破壞影響,魚類暴露在重金屬、有機污染物中,導致毒素在魚類體內儲蓄,之后再通過食物鏈回歸到人體,從而引起健康問題。尤其是油炸魚和深海魚類,進食過量海魚很可能誘發黑色素瘤。
不過平時正常吃淡水魚的話不必過于擔憂,沒有污染,吃再多的魚也不會引起癌癥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下這幾種吃魚方式,可能會增加癌癥風險:
1、腌制的咸魚
咸魚在腌制時候,需要大量用鹽,可以會產生超量亞硝酸鹽,食用后會在胃部與蛋白質消化產物發生反應,轉化成有致癌性的亞硝胺。
2、烤魚、煎炸魚
高溫熏烤或煎炸都會產生大量氧化聚合產物,其中苯并芘就屬于已知的1類致癌物。且高溫環境會破壞魚肉的蛋白質、維生素等,人體攝入的營養打折。
3、生魚片
沒有煮熟的生魚存在很高的寄生蟲感染風險,如案例中的肝吸蟲,就是我國最嚴重的食源性寄生蟲之一,這種蟲子可以寄生在肝膽,引發膽管癌、肝癌。
從小到大,飯桌上都會聽到長輩們說,「多吃魚補腦」。吃魚真得會益智嗎?
吃魚之所以被認為會變聰明,主要在于魚油當中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大量研究證實,歐米伽3脂肪酸具有健腦益腦的功效。
另外,浙江大學醫學院和良渚實驗室、山東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也發現,歐米伽3脂肪酸通過與「歐米伽3魚油受體」結合,可以讓身體有益代謝,從而帶來健康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吃魚要盡量避開以下幾個誤區:
叫魚卻不是「魚」有些雖然帶有「魚」字,如八爪魚、魷魚、墨魚仔等,其實并不屬于魚類,都是軟體動物,這類食物膽固醇含量會比魚類稍高,對于高血脂、高膽固醇者,不宜食用。
魚不能完全代替紅肉魚肉不能完全替代豬肉、牛肉、雞肉等,這類肉提供的營養價值是魚肉無法企及的,特別是魚肉中的鐵質就不如紅肉。
魚肉雖好,但這些部位不宜多吃魚膽含有膽酸、氫氰酸等有毒化合物,對于成年人而言,只需要幾克都可能會中毒。還有魚籽的膽固醇含量也較高,肥胖、三高等人群不宜多吃。
還有部分人群也不適宜吃魚:對于患有痛風、高尿酸的人,魚蝦貝類含有嘌呤較高,發病期不宜食用;EP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因此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患者也不宜食用;有肝功能障礙者,也不宜多吃魚。
任何食物都有兩面性,只有科學食用,才會對身體有正面影響,多吃,錯吃,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參考資料:[1]《Nutrients:每天吃一份魚,心臟病風險或降低28%》.醫諾維. 2023-11-06[2]《吃魚多,誘發黑色素瘤?最新研究報告來了》. 醫學界腫瘤頻道. 2022-06-24[3]《研究發現:吃魚變聰明是真的!但是避免這五大誤區才能真正獲益》. 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0-04-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