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探長」第三位,韓森探長的上位之路,任職時間最短的「兩月探長」,后在台灣安度晚年

hhh 2022/10/09 檢舉 我要評論

香港在回歸以前,曾經有著一段十分黑暗的時期,警方內部全面腐敗,警匪勾結,白天警察說了算,晚上過了12點黑社會說了算,使得當時的香港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恐懼當中,永不寧日。

處于殖民地的香港,很少華人能夠在警局坐上很高的位置,唯獨有四人做到了總探長的位置,他們就是香港著名的「四大探長」,包括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今天就來說說韓森探長的上位之路。

1917年,韓森出生于香港長洲島,從小被人稱為「長洲仔」,由于比較肥胖,又被人叫作「肥仔B」,祖籍在廣東東莞。

1940年,韓森加入了警隊,同年加入警隊的還有呂樂,不久后爆發戰爭,香港跟日本軍對抗,韓森貪生怕死,選擇回東莞避難,等到戰爭結束后,迅速重回香港,并且跟呂樂一樣,投靠了華人警探劉福,并且為人處事圓滑,很快就上位了。

1950年,韓森帶領一眾人攻破了一單黃金走私案,涉及金額巨大,一時間在香港警界名聲大增,1966年,韓森任職華籍探長,掌管香港油麻地和旺角一帶,韓森游走于黑白兩道之間,常年撈著源源不斷的油水,據說一個月入僅300港幣的探長,每月可獲分賄款達3萬元,相當于當時香港的半套豪宅。

1968年和1969年,呂樂和藍剛雙雙遞交了辭呈,總探長一席空缺,這個時候,韓森才得以上位,在1971年6月成為新界區總探長,任職期間,新任港督麥里浩到任,這位港督似乎和以前那些長官作風不同,頗有肅貪之態。

警隊內部許多貪污警員開始擔心自己受累,紛紛準備脫身保住晚節,剛上任兩個月的韓森也擔驚受怕,在此時提出退休申請,成為任職時間最短的「兩月探長」。

1973年6月8日,英籍香港總警司葛柏攜帶巨額贓款潛逃回英國,這一消息瞬間在香港傳開,一時間香港市民紛紛上街抗議,喊著「反貪污、捉葛柏」。

就在這種背景下,麥里浩請香港立法局同意建立一個專門打擊貪污的機構,由此誕生了廉政公署ICAC。

1974年,ICAC正式成立,第一時間調查了一大批警方內部人員,發現幾乎人人有涉及貪污,細思極恐。

1976年,ICAC調查了韓森,資料顯示他任職數十年來,薪資總額不超19萬,結果發現他的資產是薪資的數十倍,于是對韓森發出了通緝令,但是那時候他早已逃之夭夭,到加拿大快活去了。

本以為無憂無慮的韓森,后來在加拿大皇家警察和香港警察的配合下,在溫哥華被通緝。無奈之下,韓森離開加拿大前往沒有引渡條例的台灣安享晚年,在1999年去世,享年82歲。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