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吞8斤大骨頭的鳥,你聽說過嗎?還別說,世界上真有如此兇猛彪悍的「食骨」鳥類。它正是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主人公胡兀鷲。胡兀鷲是實打實的猛禽,說到這就奇怪了。既然身為猛禽為何不像金雕那樣捕獵,反倒和狗搶食,專門啃起骨頭了呢?
胡兀鷲是隼形目鷹科胡兀鷲屬鳥類。胡兀鷲的外表非常明顯,頭頂與兩側呈灰白色。強健的身體上半部分為黑灰色,下半部分則為乳白色。同時,胡兀鷲中的「胡」是由于頦下長有如同胡須的剛毛。
胡兀鷲分布甚廣泛,全世界都有。我國境內,胡兀鷲主要分布新疆西部、西藏、四川西南部等地
胡兀鷲喜歡棲息于在海拔500米-4000米的山地裸巖地。能夠在「缺糧少食」的山地裸巖地生存的物種,一般都不是好惹的角色。胡兀鷲正是如此,它們格外兇猛謹慎,擁有很強的自我防護意識,是個不折不扣的獨行主義者。
從客觀角度來說,胡兀鷲的繁殖頻率并不高。它們的繁殖期一般為2月至5月,而每窩僅產1枚至2枚卵。這些珍貴的卵,需要孵化上53天左右,才能使幼鳥破殼而出。為了保障孵卵的隱蔽性以及幼鳥的安全,胡兀鷲經常把巢穴構筑于「恨天高」的高山懸崖的縫隙間。
由于胡兀鷲謹慎的個性,它們會將巢穴建造得格外保暖與堅固。通常用動物毛發、棉花等柔軟保暖的材料作為巢穴的內襯。而外部則用堅韌的枯枝、細枝緊緊圍繞而成。當然,「護崽」的胡兀鷲也會為爭奪最好、最安全的「筑巢寶地」而大打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胡兀鷲為了更為快速高效地找到食物,進化出了一種特別的飛行機制,那就是翱翔。要知道,棲息在如此高海拔的胡禿鷲,為了覓食一天需要飛行9個小時至10個小時,飛行高度能達7000米。
因此,為了更好地節省體力,它們采用翱翔,這種不需要太費力的飛行方式。擁有猛禽敏銳感官的胡兀鷲,在感知空氣中的上升氣流,從地面升起時呈圓柱形的時候,就會以「借力打力」的方式,進入上升氣流中,這種方式極為節省體能。
有時,胡兀鷲也會像海鷗那樣,快速地貼著地平線飛行。
胡兀鷲性情不算兇猛,總是一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樣子,因此,它們在覓食的時候,經常單獨活動,很少與其他鳥類「拉幫結派」。覓食,是野生動物在大自然中生存的第一要義。胡兀鷲更是如此,它們對自己的生命可是高度地負責!
在幾千米的高空翱翔之時,雙眼仍舊目不轉睛地尋覓地面上有沒有動物尸體,亦或者動物裸骨的痕跡。胡兀鷲擁有很強的視覺,視網膜的斑帶區中央凹內的視覺細胞有150-200萬個,保證它們在高空之上,還能一覽無余地看到地面動向。
因為胡兀鷲是不折不扣的「食骨者」,它們雖然也食腐肉,吃野兔、雉雞等,但是胡兀鷲更愛「吞大骨」。
雖然,食骨這個食性極為特殊,「食骨者」這個稱號也極為可怕。但是胡兀鷲兢兢業業地吃骨頭、包攬其余動物飽餐過后剩下的「殘羹」的行為,為清潔廣袤無際的荒野起到了重要作用。不然,這些難以代謝的骨頭,在日積月累的積攢下,就會成為「占地的骨堆」了。
有人可能會疑惑,胡兀鷲專吃骨頭,真的有用嗎?
事實恰好是如此,骨頭進入胡兀鷲的胃部之后,會被強大的胃酸消化,分解成對身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同時,骨頭也不像人類所想的這般毫無營養。胡兀鷲可不傻,人家先吸食骨頭里富含多種蛋白質的骨髓,然后再吸收骨頭里帶有的鈣質等營養。
吃完骨頭之后,既補充了營養,又儲存了能量,簡直不要太好。另外,長期食骨的胡兀鷲,偶爾也會沾染上骨頭殘留的腐肉,小小的腐肉里滋生著大量的細菌。
為了避免「傳播」給抵抗力低的幼鳥,成年胡兀鷲尋找天然的氧化鐵沉積物的土壤,通過喙多次沾取紅褐色的沉積物涂抹到羽毛上,形成一副「火烈鳥」的樣子。因為氧化鐵沉積物的耐酸堿性,起到了隔阻有害微生物的效果。
并且,胡兀鷲吃骨頭是人家的天性,它們的族群能夠長期食骨,說明身體機制已經適應食骨。野生動物普遍擁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因此大家不必過于擔心。再說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野生環境中,食骨可謂是另辟蹊徑,很少有競爭者,這也算保障了胡兀鷲族群的生存。
那麼,胡兀鷲不怕「貪心不足蛇吞象」被噎死嗎?然而,胡兀鷲遠遠沒有那麼脆弱。它們的食管非常有彈性、非常堅韌,完全撐開的話,寬度可達7厘米。
在叼起一塊像牛脊椎骨如此大塊的骨頭以后,胡兀鷲熟練的將骨頭,調整一下方位,便整個吞進了肚子當中,比狗還要干凈利索。
當然,胡兀鷲也是有判斷力的。畢竟,食骨是它們的使命,在胡兀鷲的食譜構成總,骨頭占據了90%那麼大的比重。如果骨頭實在太大,它們也不會硬塞到讓自己活活噎死。
胡兀鷲是非常機智的猛禽,遇上難以吞咽的超大塊骨頭的時候,它們會尋找堅硬的巖石處。然后高高地飛起,對準巖石的棱角,扔下大骨頭,使其分裂成自己可以吞咽的小塊骨頭。
要說起胡兀鷲的「摔骨大法」,這背后還隱藏著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在古希臘時期,作家埃斯庫羅斯在戶外「暴斃」。經過調查后,人們才知道,是胡兀鷲誤把埃斯庫羅斯光溜溜的禿頭,當成了一塊碎骨用的巖石。冷不丁地往人家頭上扔了一只烏龜,愣是把「一代文豪」砸死了。
自然界真是臥虎藏龍,不僅有「食腦魔王」白鼬,還有「食骨者」胡兀鷲。要說動物們的食性,還真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感謝您的閱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