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在用愛與希望為生命上色。
01
讀書:傳遞溫暖,照亮他人
近日,「李雪琴北大真是沒白上」登上微博熱搜榜。
很多網友表示都被李雪琴的語言治愈過——
關于離別,她這樣說:「還健在的人的離別,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因為從此刻離別,每一次遇見都是重逢,而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
關于成長,她這樣說:「希望你長大成人,而不是長成大人。」
關于思念,她這樣說:「只是一不小心,答應了替沉睡的麥子,守一夜的月亮。從此夜夜赴荒原,夜夜盼無云,無人知我心中齬齪,誤我愛星辰。」
…………
這些常人心中無聲的嘆息和嗚咽,以另一種浪漫的方式演繹抒發,那些焦慮似乎被恰好的溫柔撫慰了。
不少網友感嘆:「她好像金句輸出機,在平淡又瑣碎的生活里發現一點又一點的亮光……」
這些充滿才氣的精美語言,既幫助她完成了自我療愈,繼續在熱愛的世界里奔赴山海,也影響了他人。
讀書本身,是富養自己靈魂的絕佳方式,讓我們感到精神豐盈,內心自由。
更為可貴的是,在書中,我們會遇到志趣相投、靈魂相似的人,能夠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02
讀書:面對無常,利刃出鞘
8月初,受台風影響京津冀地區普降大到暴雨,滯留北京門頭溝的K1178次列車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很多乘客面對這樣突發的情況,不知如何是好。幸運的是,同為乘客的湯華清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寥寥數語像定海神針,緩解了大家的惶恐。
「請大家冷靜。」從事應急救援指揮與處置方面研究的湯華清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證件,領導臨時成立的應急處置小組制定預案,科學地進行物資分配,挖掘廁所解決排污問題,并組織大家有序撤離。
最終,全員脫險。
讀書的意義不僅僅是使個人和家庭更上一層樓,其更好的注解,是成就最好的自己。
知識讓我們無所不能,有勇氣與能力對抗所有的風險。
遇到困難時有力抵抗,在自保后仍有余力去幫助他人。
正如胡適所說:「讀書和努力其真正的意義在于——選擇權。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優秀,而是在意外和不可控因素來臨時,那些平時沉淀的涵養和能力可以成為我們抗衡一切的底氣。」
03
最后
作家托馬斯·卡萊爾說:「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
正如,湯華清危難時的挺身而出,李雪琴語言里的治愈浪漫,都讓我們領略到,讀過的書終有一天會積淀成耀眼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愿我們都能通過讀書, 治愈自己,幫助他人。
作者簡 介:螢燁,執筆寫流年,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