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周星馳創業作票房大賣「4086萬」,他和李力持果然是賣座保證

雨夕 2023/02/21 檢舉 我要評論

說到娛樂圈性價比最高的演員,那一定非周星馳莫屬,他主演的電影成本不高,但收到回報率卻是華人巨星最高之一。星爺在八十年代就開始嶄露頭角了,九十年代他迎來了自己的事業最巔峰。

不過前期階段他片酬不高,所以即便票房很賣座,但他每部戲的收入都很低,因為他是被人轉賣給向華強的。

周星馳自90年《賭圣》崛起后就一路爆紅,那幾年他是香港的票房之王,連周潤發和成龍都不是對手。縱觀整個九十年代,星爺的戰績一直都很穩定,然而他的片酬卻低于「雙J」等巨星,後來合約到期后周星馳選擇單干,他和朋友成立新公司拍電影。《食神》大家都看過吧?該片就是星輝海外有限公司的創業開山作品,星爺真正開始賺錢也是從這部片開始的。

《食神》是周星馳投資編劇主演并聯合李力持導演,莫文蔚,吳孟達等加盟出演。影片講述」香港食神「被徒弟陷害名譽掃地退出飲食界后,重新奪回食神之位的故事。

這是星爺離開向華強后的第一部電影,正當外界一片擔票房前景憂時,他推出后很成功證明了自己。前面那幾年周星馳都很火,但他卻沒賺到什麼錢,他拿過最高片酬還是外接黃百鳴的《家有喜事》800萬酬勞。

《食神》還是星爺以前的班底,比如吳孟達,莫文蔚,田啟文等都是觀眾很熟悉的演員。這部作品沒什麼成本,藝人的片酬也不會高,周星馳自己是老闆沒有片酬一說。那麼該影片推出后收到的成績如何呢?

1996年,它在香港本地市場票房大賣4086萬港元,排名年度第二位,這個戰績僅落后重回巔峰的成龍《簡單任務》5751萬港元。

1996年,港片都已經集體走下坡路了,周星馳《食神》還能賣出4000萬很牛了,他真不愧是香港的票房之王。在海外市場該片也是可圈可點,雖然比起前面幾年的作品有差距,但對比同期其他大部分港片來說也是要好很多。據統計,本片當年亞洲總票房收640萬美元以上(折約4992萬港元),這個成績看起來不是很多,但對比投資成本它應該也是有錢賺的。

九十年代中期,港片的海外市場萎靡縮水,傳統市場東南亞日韓都被好萊塢大片壓制,在這樣的情況下確實是很難收票房。《食神》在港台市場票房表現不俗,總的來說已經完成任務目標了。

周星馳和李力持是老搭檔,兩人之間的創作理念以及號召力影響力等都是有目共睹的,該片他們就再次證明了自己。口碑這塊也是爆棚,在豆瓣上高達8分,共有31.3萬人參與打分,這樣的熱度其他巨星作品真沒法比。

星爺在海外的票房或許有些短板,但在本地市場他永遠都是最厲害的那個。九十年代中后期那幾年,他票房一直被成龍大哥壓制,但進入二千年后,他的《少林足球》《功夫》再度發威,并且票房都沖破了6000萬港元,這些偉大紀錄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食神》是一部回報率很不錯的電影,加上當年還有碟片等收益,講真,周星馳等片商真沒少賺。

《食神》是華語片中不可多得的經典,這類題材很少有人拍,星爺豐富這類影片填補了空白貢獻是很大的。莫文蔚在片中的表現也是相當炸裂,她扮丑的程度簡直顛覆觀眾的想象,像她這樣如此敬業的女演員現在都絕跡了。

正如很多網友評價的那樣「周星馳的電影雖然很無厘頭,但都有其深意。」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