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中英兩國在鴉片戰爭之后簽署了《南京條約》,從這時起香港就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英屬殖民地歷史。
作為我國歷史上被外國列強占領時間最長地方,香港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里面,無論政治、經濟還是治安等多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地區特征。
在80年代的港片中, 人們時常看到香港的黑幫十分猖狂。除了幫派之間在街頭火拼之外,甚至還時常有黑幫與警方展開大規模槍戰的時候。
其實,香港回歸以前的治安問題除了在戰爭年代逃亡到香港的各種武裝勢力的支持,更多的還是源于英屬時期警察內部的腐敗。
「伍億探長」呂樂
1991年上映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一當時香港警察中的真實人物「呂樂」作為原型改編而來。
呂樂,又被人稱作雷洛。原籍為廣東省潮汕市海豐縣新南村居民。適逢戰爭年代,呂樂全家為躲避戰火逃往香港謀生。
呂樂成年之后, 成為了香港的一名警察。在當時的香港,呂樂算得上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素「伍億探長」的稱號。
在其任職期間在香港建立起了一套華人警長與當地黑幫之間的貪污體系,在其掩護之下香港地區幫派滋生繁衍成為當時影響香港治安的最大毒瘤。
1977年,為了整治香港地區日趨嚴重的貪腐問題, 廉政公署成立。首批成為廉政公署打擊對象的便是以呂樂為代表的香港警界。
當時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曾并稱為港界「四大探長」。但這所謂的「四大探長」長久以來都是香港廉政公署在籍的通緝犯。
香港警界的「至暗時刻」
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黑幫猖獗。原香港的黑幫勢力與從大陸逃亡到香港的反動勢力之間相互傾軋。
時任港島總華探長的 呂樂便通過勾連各方勢力逐漸做大。無論是黑白兩道當時只要提及「呂樂」的名字無人敢表示絲毫的不尊重。
在英屬殖民時期,由于政府與華人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任用華人探長維護治安是當時港英政府的一貫做法。這便給香港的警察賦予了極大的權力。
有了權力的支撐,香港警察自然開始變得無法無天起來。人們在電影中所見到的黑幫主動與警方火拼的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實際情況是,當時的所有黑幫都要看香港警隊的臉色行事。 據呂樂晚年回憶說道,當時的香港黑社會遠沒有外界傳言的那樣猖狂。
一直以來傳言的什麼「四大家族」更是子虛烏有。因為一旦黑社會勢力做大就會擺脫警方的控制。所以在呂樂等人的控制下,香港當時的黑社會勢力雖然猖獗,但始終被其死死地捏在手中。
有時候呂樂需要破案或者需要人頂罪的時候都會直接聯系當地的黑幫頭目,限期叫人結案。權且不說這樣的辦案方式會有多少冤假錯案,單看這時的呂樂已經是一手遮天了。
以 呂樂、顏雄、韓森和藍剛等「四大探長」為首的香港警界表面上維護著香港地區的治安,實際上與黑幫勾結從中收取龐大的賄賂。
香港黑幫明面上的產業上稅給港英政府,而暗地里最掙錢的灰產所得的收入則要分出很大的一部分來孝敬以「四大探長」為代表的香港警察。
有了香港警隊的庇護, 黑幫對于普通老百姓的壓榨更是變本加厲,經歷過那種生活的人們在談到當時香港港的黑幫以及所謂的「四大探長」之時無不嗤之以鼻。
70年代的大清洗
香港黑幫和警隊與普通民眾之間的矛盾不斷地被激化,對于當時香港的治安而言成為了一大挑戰,民眾的怒火隨時可能被點燃。
鑒于這日趨嚴重的社會矛盾,前港督麥理浩下定要徹底改變這種糟糕的局面,并于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稽查香港政界與警界所存在的貪腐問題。
但是當時香港警界的問題早已經是根深蒂固,警界的腐敗程度遠遠超出了麥理浩的想象。廉政公署的行動讓當時的警、政兩界都人心惶惶,最后還爆發了香港警方與廉政公署之間的武力沖突。
為了平息事端,麥理浩最終只能做出讓步與妥協。最終廉政公署在麥理浩的授意下停止了對于1977年以前的普通警員貪腐案的追查。
但是對于 「四大探長」的問題卻始終不肯罷手。可是當廉政公署出手的時候這「四大探長」早已逃之夭夭。
「四大探長」的潛逃
1973年,眼見局勢日趨緊張的呂樂趕在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前與自己的家人一道潛逃至加拿大。
據加拿大警方于 1999年曝光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在香港回歸以前因為貪污問題潛逃至加拿大的香港境界高層就多達44名。
而呂樂即便是潛逃到了加拿大之后也一直是這群人中的頭目。後來因為迫于英國政府的壓力,加拿大同意港英政府引渡相關潛逃人員,問訊的呂樂在安頓好家人之后又再一次逃亡到了台灣地區。
一直在台灣躲避的呂樂始終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其中的原因真的是指因為不便從台灣將其引渡回香港接受審判嗎?其中的原因值得細品。
2004年, 臭名昭著的呂樂在台接受媒體的采訪。在被問及是否會在有生之年回香港的問題時表示,在香港已經沒有什麼親友,大多數相識的人這時候都已經來到了台灣。
這其中就有與呂樂一樣作為在逃人員生活在台灣的華探長曾啟榮,后者還是香港明星曾志偉的父親。
「五億探長」究竟有多少家產
呂樂當年在香港大肆搜刮的財產不計其數,不然也不會有「五億探長」這樣的稱謂了。在接受台灣媒體采訪的時候,呂樂表示自己并沒有這麼多錢。
還說「有五億就好了!按照現在的價值來計算,也不值五億,好多都賣了,況且五個億在香港算多嗎?」。
雖然呂樂矢口否認, 但是據香港廉政公署披露,僅80年代呂樂在香港被凍結的資產就已經值一億元。而背后未被查出的資產更是不計其數。
如今,香港回歸已經有20余年的時間。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面香港警察的貪污腐敗問題得到了極大的遏制。香港警界早已經不是當年樣子,在處理各種問題上都表現出了一只文明警隊應有的作風。
但是對于多年前所謂的 「四大探長」的問題卻始終是一段抹不去的黑歷史,呂樂等人最終未能伏法始終是香港司法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但是相信隨著時間的遷移,當年的那些惡棍毒瘤最終還是會被繩之以法,即便不能也將被永遠地寫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