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當人杰,死亦為鬼雄」
不知道在大家小的時候播出的最火的電視劇是什麼,是神雕俠侶?還是還珠格格?
上世紀,香港電影帶著它別具特色的現代版江湖義氣在大陸掀起極大的波瀾,「陳浩南」「山雞」「烏鴉」等聲名鵲起,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但是,「古惑仔」們再如何「義薄云天」「兩肋插刀」,終究還是上不了台面,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真正的香港梟雄是那些能夠「黑白通吃」的高人,他們「殺人鬧市不掩名,錦帶吳鉤載酒行。醒時枕劍醉妄言,誰家公子動洛京」在香港的社會上掀起巨大的腥風血雨。
其中有這麼一個「梟雄」,黑白兩道都要給他幾分薄面,他一發怒,整個香港可能都要抖一抖,但是隨著香港的回歸法制的健全,這些沾黑的「梟雄」也逃不出浸滅的結局。
看過大量警匪片的人才知道,在上世紀中后期的香港有多亂。
在英國人的打理下,香港一片烏煙瘴氣,雖然表面上警察一直以「正義」面目示人,每天奔波于與「匪幫」的火拼之中,但是,在警局的內部卻有大量的人和「匪幫」做著惡心的勾當。
「黑白」兩道的勾結,注定了在當時正義沒有立錐之地。看過劉德華《廟街十二少》的人應該對當時坐在首席的四個人非常印象深刻吧,他們四個代表的是當時的香港警察的權力巔峰,也就是四大探長。
四個人分別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這幾個人是很多的警匪片中的原型比如說《雷洛傳》、《金錢帝國》,這四個人在香港手腕通天,翻云覆雨與黑幫搞成一團收黑錢,草菅人命。
其中,權力最大的探長是呂樂,在很多電影中號稱「五億探長」,可見其能力之大。其次是藍剛,至于顏雄和韓森頂多算是前面兩人扶植起來的傀儡,與他們二人的權力比起來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顏雄還不是探長的時候就已經威名遠播,香港最大的勢力之一潮汕幫非常給顏雄面子,可見顏雄個人的能力過人,但是在他成為探長之后仍然只不過是呂樂的跟班,由此可見「大探長」呂樂有多恐怖。
雖然四大探長在當時的香港就是天,黑白兩道無所不能,但是卻對一個人始終保持著三分敬畏,大毒梟跛豪也對他有陰影,這個人就是陳志超。
陳志超是怎樣崛起的呢?他在1957年的香港暴亂中成功鎮壓了大規模的事件,讓香港重新回歸寧靜,
這一件事讓他在一些上層眼中嶄露頭角。
很快他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三年后,香港警界成立了兩個新的部門國際掃毒組和犯罪調查科,并且還設立了「總華探長」的職務,這樣一來警察局的地位就降低了一籌,自然四大探長的地位也下降了。
更夸張的是,犯罪調查科的職權有點像現在的監察委員會,職能很高,在香港范圍內有權調查任何的犯罪活動,所有警察都要聽從犯罪調查科的派遣,協助他破案。
國際掃毒組和犯罪調查科統稱為「三支旗」,里面的成員都是中國首席視察員的身份,而且他們的職務還要高于「總華探長」,一代梟雄陳志超就是「三支旗」的老大,所以在身份上來講陳志超的地位高出「四大探長」整整三個級別,四大探長見了他也要低下高傲的頭顱,陳志超一躍成為香港警察的最高領袖。
在陳志超的權力范圍內,只要人還在香港他想動誰就沒有人保得住他,因為他能夠隨時調動香港的所有警察,就算你一個探長或者大毒梟在面對幾千上萬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警察的時候一樣會發抖。
因此,陳志超成為了全香港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在《廟街十二少》有這樣一出描寫,當時的香港黑白兩道中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要在「超哥」的別墅中商量香港大事。
四大探長和四大黑幫家族分別坐在左右二側,中間簇擁的就是人人都要尊稱一句「超哥」的陳志超,他在香港的能量也就不用多說的了吧。
雖然陳志超在香港能夠一手遮天,但是為人卻十分低調。他一般不怎麼輕易露面,除非涉及到警界和黑幫開會的時候就會出來主持大局,其余時間都保持著濃厚的神秘感,非常的謹慎,可是他又頻繁出沒于一些驚天大案之中,這一切的一切就引發了民間的猜想,從而塑造了這位香港皇帝。
陳志超不但有大智謀,還有大胸懷,可能這才是四大探長都畏懼他的原因。原本陳志超正春風得意之時,他并沒有像四大探長那樣勾心斗角,而是主動將「總華探長」的職務交給了呂樂,自己退到了幕后……
最終,陳志超在幕后掌握著國際掃毒組和一般犯罪調查科兩大實權部門,成為了「白道」背后的那個男人。
任憑陳志超再怎麼一手遮天,香港進入七十年代回歸以后,整個香港都流行起了「掃黑反腐」的潮流。
「廉政公署」的建立直接擊垮了以「四大探長」「陳志超」為首的涉黑警察勢力,在警界做了大清洗。
這些曾經處于權力巔峰的人死的死、抓的抓、逃的逃,最終都沒有好下場,一些運氣好逃出國的人這輩子都無法回到香港,因為他們注定被法律和正義唾棄,成為通緝令上的長期追捕人員。
即便是陳志超這樣手腕通天的人,最終也難以逃過法律的制裁,因此,永遠要畏懼法律、尊法守法,不能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因為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終將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