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國際新聞
情感百態
设计
奇聞趣事
装修
歐洲王室
養魚
國畫
軍事
俄羅斯新聞
美食菜譜
明星
歌曲明星
娛樂明星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插畫趣聞
老年生活
育兒分享
星座课堂
熱點新聞
旅行風光
歷史趣聞
科技遊戲
獅城資訊
趣味測試
美妝時尚
創業職場
手工DIY
健身達人
動物社
毛孩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體育競技
植物
日本印象
历史故事
生肖解析
影視新聞
酷車
生活小妙招
健康養生
萌寵樂園
生活常識
動漫影音
心靈語錄
老照片
搞笑貼圖
奇趣
古裝資訊
字母圈
金庸故事
全部
    
高粱曾是「救命糧」,為何如今在中國很少見?美國卻要大量種植?
2023/11/15

五千年前,高粱就已經被列入了我們祖先栽培的農作物名單中,作為我國最早種植的谷類植物之一,上個世紀時還被視為家家戶戶的 「救命糧」。但是,現在我國的高粱產量和市場早就不能與數十年前同日而語了,大家都把高粱當成一個「小透明」。

與之相反的是,美國卻把高粱奉若珍寶,大規模的種植高粱。 為什麼高粱在我國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高粱為何會受到美國的重視?今天早班機就和大家探討一下。

高粱和中國人的歷史淵源

高粱是五谷中的「粟」,偏好溫度高、光照充足的土地,在熱帶、亞熱帶及部分溫帶地區都有分布。成品高粱的味道甘甜伴有澀味,食用后能夠緩解脾胃虛、消化不良等疾病。

高粱不僅能夠用于制作各種精致的點心,最重要的是它能用于釀造醇香濃厚的白酒,口感遠遠比其他谷物要好得多。

據考古學家記載,我國種植高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石器時代。但是比起小麥和水稻長期作為主食的存在,高粱還是遜色了不少。 直到明清時代,它才被人們熟知并廣泛應用,地位逐漸可以和小麥相提并論了。

其實,這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明清時期,我國農業在農作物輪換種植方面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機制了,比如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就有稻谷-高粱-大豆輪番更迭種植的概念,這樣能夠將同一片土地最大化地利用,實現增產增收。

從明清時期到改革開放前,高粱一直保持著長盛不衰的地位,在解決人們溫飽問題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對高粱的喜愛程度只增不減。華北平原連年遭遇干旱,農作物的收成情況很不好,很多人遭到貧窮挨餓的困境。 而高粱以其抗干旱、耐高溫的屬性也就成了人們的救命糧,被廣泛地種植,種植面積超過了水稻和小麥。

上世紀七十年代,高粱最高的年產量達到了近1200萬噸。但是,風水輪流轉,高粱最終擺脫不了由盛轉衰的命運, 到了本世紀初期,高粱的年產量下跌到了不到200萬噸。

跌下神壇的命運

為什麼曾經被視為救命糧的高粱,如今卻備受冷落呢?

其實,大家從來沒有把高粱當做真正的主食來看,它一直是只一種粗糧。高粱也只能被用作填飽肚子,口感卻并沒有大米和大豆那麼好,其中有一種和葡萄皮一樣的物質 「單寧」,使它發出苦澀的味道,令人難以下咽。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從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我國的經濟和種植技術得到飛速的發展,人們有條件大面積地種植水稻和小麥, 玉米的產量也能夠達到2000斤/畝以上,而高粱的產量也一般只有1000斤/畝,因此不適合作為一種農作物大規模地推廣。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高粱的替代品也層出不窮,更沒有哪一種食物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救命糧的說法。 如今,人們的飲食觀念已從吃飽向吃好轉變,口感較澀的高粱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飲食需求。

高粱雖然容易種植,但是營養不能完全滿足人體所需。 雖然它的淀粉含量在60%至70%左右,但是它的蛋白質里缺乏一種叫「色氨酸和賴氨酸」的物質,食用后難以被人體吸收,這也是很多對健康有講究的人不喜歡它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種植高粱也給農民們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高粱也是鳥類偷食的食物,會引來麻雀等鳥類啄食。當農民忙碌了大半年的成果被鳥類偷食得一干二凈,他們直呼虧本,便再也不愿意種植高粱了。

漸漸地,高粱慢慢退出餐桌,以餐后點心和白酒的存在活躍于人們的生活中。 現如今,在很多食品里還是能夠看到高粱的身影,但我國高粱產量供不應求,需要從國外進口來滿足需求。

受美國人追捧的「明星」

有數據顯示,我國從美國進口高粱的數量最多,美國也是目前數一數二的高粱出口國。 2021年,美國高粱的總產量達到1140萬噸,將近70%的高粱都用于出口。 在我國被拋棄的糧食,為什麼美國對它如此青睞呢?

首先,美國西海岸的大片地區降水量少、土壤不肥沃,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無法成活,而高粱適應能力強,在這些地區也就被列入首要栽培的作物名單中。

其次,美國機械化水平高,為高粱的種植和收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即便是種植了上萬公頃的高粱,農民只需要開著收割機到高粱地里進行收割就行了,不會耗費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粱能帶給美國經濟價值。面對國際石油價格不穩定的局面,高粱能夠被用來提煉乙醇,加入到汽油中。 這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能夠緩解由于汽油帶來的價格爭端,從而使美國在國際上占據有利地位。

在美國種植高粱,既能將貧瘠的土地利用起來,又能緩解能源危機,還能保護環境,真是一舉多得。

面對我國高粱需求仍然較高的大環境下,我國云南、四川等地的政府也對高粱種植重視起來,高粱種子又再次回到了農民的手中。

近幾年,高粱的產量又回到了超過300萬噸,種植面積將近100公頃。高粱作為跨越五千年歷史的農作物,見證了中國各朝歷代的變遷,也反映著我國經濟和技術的進程。

高粱從明清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在中國人民的餐桌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被視為不可替代的「救命糧」。 而高粱易種植、能煉就乙醇汽油,緩解能源危機的特點,也引起了美國重視,得到了廣泛種植,感謝您的閱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站長推薦

超級雙效犀利士,助勃+延時雙效合一💪!半顆就讓你硬邦邦👊,超強續航⏰只需498元💵即可試用!!!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