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里面劇情太雷人,真正的八路軍是哪樣的?現實讓人十分心疼
2023/09/28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來源/古風文史作者/古風文史

在現代大熒幕上有不少關于抗日的影視作品,拍攝抗日影視劇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紀念先烈,可現如今的抗日影視劇走向越來越魔幻,像什麼手撕鬼子,什麼一針致命,只知道一味地夸大八路軍的戰斗力。八路軍能夠打敗日軍,自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但在拍攝的時候不應該夸大事實,忽略八路軍在抗日路途上的艱難險阻。一部好的影視作品,應當尊重事實,可以有藝術加工的成分,但不能盲目夸大。

我們自然理解導演想要贊揚八路軍的心情,然而在國產抗日劇中往往只看得見對八路軍的神化,而看不見那些他們曾經經歷過的艱難險阻,這樣的作品拍出來真的有意義嗎?近年來八路軍在電視上的形象都是光鮮亮麗的,梳著油光發亮的髮型,穿著嶄新的軍裝,腳上踩著的是大頭皮鞋。在外形上「體體面面」的,在打仗一事上也是「體體面面」的,拿起手槍就是連著十幾發子彈,跟不要錢一樣。

事實上在抗日時期,士兵們別說穿得好了,連穿得暖都很難做到。抗戰時期物資緊缺,棉衣棉褲拖個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都發不下來,戰士們只能硬扛,冒著嚴寒也要守在前線。大多數的戰士都是一身破爛的軍裝,漿洗了一年又一年,打仗的年頭,摸爬滾打,槍林彈雨是少不了的,軍裝根本不可能保存完好,不是這里破了,就是哪里爛了。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八路軍想要換新的軍裝,一個人容易,一整個軍隊談何容易,于是他們一身軍裝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

八路軍抗日的路途上可以說是穿不暖吃不飽,據統計八路軍每天主食攝入不到三百克,老一輩說的「吃野菜,啃樹皮。」真不是開玩笑的。在有村戶的地方執行任務倒還好,村民們知道八路軍是在趕鬼子,為人民做好事,會給他們送些糧食,但行軍打仗哪能老在有村戶的地方待著?忍凍挨餓對八路軍來說是常態,沒有外在條件的支持,他們只能靠信念走下去,是捍衛祖國的決心一路支撐著他們,渡過了那段艱苦歲月。

除了生活條件差到極致以外,八路軍還面臨著武器裝備不足的情況,電視上八路軍連著十幾槍掃射敵人的場景,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日軍一度嘲笑八路軍是「三槍一刀八路」,對于彈藥長期不足的八路軍而言,每一顆子彈都十分珍貴,若打完三槍,還沒有命中敵人,就得換刺刀。對比起彈藥充足的日軍,八路軍子彈不足是常有的事,所以每一顆子彈都要發揮上作用,為此八路軍還曾立下一項規矩,對于目標距離過遠,或沒有把握射中的都不打。

在這種彈藥極度緊缺的情況下,八路軍每位戰士都練就了射擊高度精準的本領,彈藥不足是其一,除了彈藥以外的其他裝備也同樣面臨著匱乏的情況。八路軍在1940年的時候做過一次統計,那時候的數據是:迫擊炮156門,輕重機槍1590挺,步槍大約9萬支,手槍在5000左右,而八路軍人數有40萬人。

「我們現在繁榮昌盛的生活,是用先輩們的鮮血換來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條件苛刻,裝備短缺,就這樣的條件,八路軍仍舊守住了我們的大好河山。

影視拍攝的門檻越來越低,什麼片子都在電視上播出,五花八門,曲解事實,嚴重誤導觀眾。市面上大多數的抗日片,不但劇本脫離現實,演員演技也相當堪憂,現在的一眾小鮮肉根本演不出八路軍眼神中的堅定與堅持,他們照著葫蘆畫瓢,和劇本一起脫離了實際。讓小鮮肉來演抗日劇確實能夠帶動起一波流量,最后出來的成片再爛,也有粉絲買單,但其結果嚴重脫離拍攝抗日劇的初心,徹底淪為了資本謀取暴利的手段。

當抗日劇淪為快餐時代下的快餐,其內涵就變得不再重要,劇情是否合理也不重要,就像快餐的味道不重要,是否營養也不重要,人們只在意出餐的速度。但我始終認為血淋淋的真相應該被看見,漠視先輩的努力,漠視他們曾經遭受過的苦難,漠視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就是對他們的辜負。比遺忘更可怕的是我們明明知道真相是什麼,卻還是對現代被魔改得不行的抗日神劇妥協,選擇無視掉那些為我們流過鮮血的戰士。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猴子」也長有翅膀?神秘的飛狐猴像風箏一樣,在叢林之間滑翔!
2023/11/20
長江禁漁初見成效,局部地區已魚群泛濫?十年禁漁是否還繼續?
2023/11/20
《高山》風波升級!退票率高,張校長被消費,本人表情無奈又痛苦
2023/11/20
煮活蝦,別水開后再下鍋,廚師教你6招,蝦肉又香又嫩,沒有腥味
2023/11/20
事件升級!烏爾善取關《封神》所有主創,網友:還能有第二部麼?
2023/11/20
羽絨服藏了4個小秘密,賣衣服的店員不會告訴你,學會了不被坑
2023/11/20
去蝦線,用牙簽就錯了,水產店老闆教我一招,一秒一個太快了
2023/11/20
舊手機充電頭別扔,放廚房太聰明,我也今天才清楚,看完回家找找
2023/11/20
布偶貓經常拉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附上解決辦法
2023/11/20
甲狀腺不好的人,牢記:需少碰「1蛋、3菜」,或能保護甲狀腺功能
2023/11/20
「墳旁有三物,子孫享富足」,都是哪「三物」,趕緊看一看有沒有
2023/11/20
102歲楊振寧跟嬌妻合影,他一臉嚴肅疑似不悅,47歲翁帆臉還稚嫩
2023/11/20
趙雅芝曬70歲生日照,終于肯坦然接受衰老了,沒美顏皺紋這麼真實
2023/11/20
烹飪技巧大揭秘:如何做出嫩滑可口的麻婆豆腐
2023/11/20
「狗尾巴草」是個寶,用它來煮水喝,或能幫助解決這4個常見問題
2023/11/20
老人年齡劃分新標準公布,超過多少算「老年人」?3件事別忘了做
2023/11/20
古人常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2023/11/20
從你家狗的睡姿判斷它是否依賴你,都是「安全感」惹的禍
2023/11/20
網紅ABCD媽翻車風波升級!二姐三弟親吻,舉止曖昧,更多槽點被扒
2023/11/20
曝張東健妻子高小英偷稅3億!奢靡生活曝光,宋慧喬李敏鎬卷風波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