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台灣「竹聯幫」領袖陳啟禮的葬禮在台北舉行。
兩千多名老、中、青黑幫人物前來出席,讓台北警方如臨大敵。
整個葬禮的組織者,幫主黃少岑更是全場的焦點,這場葬禮轟動一時,不由讓人們重拾對黑幫的關注,也對這位黑幫老大—— 黃少岑的江湖路 充滿了興趣。
問題少年,岑初入江湖
黃少岑祖籍湖南郴州的桂東縣,父親是國民黨的一名老兵,1949年,跟隨蔣介石敗退台灣。
1950年,黃少岑出生于台灣的台中市,父親初來台灣,沒有根基,每天為了生活而忙碌打拼,因此黃少岑小時候是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沒有得到嚴格的管束。
黃少岑生活的正氣街以繁華、熱鬧的夜市而出名, 是一個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的地方。
當時國民黨驚魂未定,上層人物忙于爭權奪利,造成基層管理脫節,因此,正氣街的局勢并不太平,極為混亂。
為了爭取生意地盤和利益,大家開始拉幫結派、明爭暗斗,慢慢地就誕生出來了一個黑幫組織,號稱「正氣幫」。
「正氣幫」以年輕人為主,手段非常毒辣,性格十分囂張,在街上收取保護費、插手各種生意,橫行霸道,周圍的居民談之色變,都不敢惹他們。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黃少岑,從小耳濡目染了許多黑幫的行為,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渴望長大后,也能像這些人一樣馳騁街頭、闖出一片天地。
從上小學起, 黃少岑就不是一名好學生,逃學、打架是家常便飯。
父母的疏于管教,讓正處于青春期的黃少岑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了重大偏差。
1963年,小學剛畢業的黃少岑經人介紹加入了「正氣幫」,年僅13歲的他正式開始了黑道生涯。
在「正氣幫」的成員中,黃少岑年齡最小,外表胖乎乎的,看起來一幅人畜無害,可愛乖巧的模樣,幫主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幺幺」,這個外號一直伴隨著他。
後來,在江湖中的地位提高后,也有人叫他「幺哥」。
如果被他的外表所迷惑,那就大錯特錯了,黃少岑打起架來殘忍兇狠,下手毫不留情,他不喜歡羅嗦,這股狠勁,超過了幫中許多比他年長的成員。
有一次,一名小頭目帶著黃少岑去一家餐館收保護費,對方老闆仗著人多,一直在討價還價,小頭目正無計可施之時,黃少岑快步上前,直接問: 「要錢還是要命?」
對方被他的氣勢所嚇倒,乖乖地把錢如數地交給了黃少岑,從此,整個大街都知道了黃少岑這個狠人。
因為表現出色,黃少岑深受幫主和幫中前輩的賞識,他在幫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他在這種日子中找到了成就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黃少岑的野心和欲望也隨之膨脹起來。
他不再滿足于正氣街這片小天地, 一心想尋求外面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時的台灣幫派林立,在江湖上混,免不了要和其他派系發生聯系或者爭斗,機緣巧合中,黃少岑認識了台灣最大黑幫「竹聯幫」的大佬童強。
從此,他的人生開始了重大的改變。
初進「竹聯幫」,到中流擊水
「竹聯幫」最早是由「中和幫」演化而來的。
1953年,在幫主孫德培的帶領下,開始瘋狂擴張地盤,其勢力范圍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或許是心態過于膨脹,1955年,孫德培在一次打斗中解決了一名少年,釀出了人命,被警方逮捕入獄,其他幫派趁機前來搶占地盤。
面對群狼的進攻,群龍無首的「中和幫」節節敗退,一些成員見勢不妙,紛紛改換門庭,不到半年時間,幫中就只剩下一些元老苦撐門面了。
在幫派即將分崩離析之際,1956年6月,「中和幫」留下的這些元老們在中和鄉竹林路召開了一次大會。
會議決定設立獅、虎、豹、鳳、鴨五大分支,每個分支各負責一塊范圍,積極聯絡舊部,發展新人,重振幫派雄風,為逃避警方打擊,會議將「中和幫」改名為「竹林聯盟」,也就是後來的「竹聯幫」。
因孫培德尚在獄中, 新的聯盟不設幫主,各分支由堂主負責。
1962年,台灣當時最強的幫派「四海幫」成了警方重點打擊對象,其實力大為受損,雄風不再。
「竹林聯盟」的各個分支乘機群起而攻之,接管了許多「四海幫」的地盤,接收了其不少的小弟。
「竹林聯盟」的幫派勢力逐漸開始壯大起來,迅速成為台灣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幫派。
黃少岑加入「竹聯幫」之時,正是「竹聯幫」如日中天之際,各路英豪紛紛前來投靠,江湖上隱隱有了「天下第一幫」的名頭。
「竹聯幫」大佬童強與黃少岑打過幾次交道,對他較為欣賞。
正值「竹聯幫」招兵買馬,擴充勢力范圍之際,童強就向幫里推薦了黃少岑,而黃少岑正渴望尋求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雙方一拍即合,1968年,黃少岑加入了「竹聯幫」。
剛加入「竹聯幫」不久, 黃少岑就參加了轟動台灣的「香港西餐廳之戰」。
此時的「竹聯幫」已經推舉了鴨支堂主「旱鴨子」陳啟禮為首任幫主,他們在擴張過程中,與當時的大幫派「牛埔幫」產生了激烈的沖突。
在一次行動中,陳啟禮帶人突襲了對方一家武館,「牛埔幫」迅速展開了報復行動,集中了三百余人攜帶著竹制刺刀、武士刀等武器,圍攻「竹聯幫」的活動據點——
香港西餐廳 。
而陳啟禮身邊只有幾十號人,雖然西餐廳易守難攻,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正在形勢危機之際,觀察員黃舜發現了對方的指揮部設在西餐廳隔壁的金華酒店大堂。
擒賊先擒王, 「竹聯幫」決定主動出擊,童強帶領戰斗組從外圍分乘兩輛出租車,突襲對方指揮部。
經過短暫的交手,對方首領落荒而逃,連幫主都掛了彩,圍攻西餐廳的馬仔們,群龍無首,只得撤退, 陳啟禮趁勢出擊,大敗「牛埔幫」,「竹聯幫」出奇制勝后,聲名大振。
「西餐廳之戰」開啟了台灣黑幫械斗中使用熱兵器之先河,也為「竹聯幫」以后稱雄台灣黑道打下了基礎。
黃少岑在這次處女秀中,表現勇敢,證明童強沒有看錯人,但作為一個低級別的新人,黃少岑并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
表彰過后, 黃少岑的日子重新回歸平淡,湮沒在數百名普通的幫派成員之中。
這種生活不是年輕氣盛的黃少岑所想要的,他不想在這里浪費光陰,于是,黃少岑向童強提出退出「竹聯幫」。
是以,黃少岑第一次在「竹聯幫」的經歷只有短短的幾個月。
再入「竹聯幫」,終登幫主之位
黃少岑與「竹聯幫」的緣分并沒有因退幫而結束,在外面闖蕩江湖七年后,黃少岑并沒有實現他少年成名的夢想。
數次在現實中遭遇挫折,讓他的性格慢慢沉穩起來,閱歷和格局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
他意識到單打獨斗很難成功,不能急于求成,經過聯系,黃少岑于1975年申請重新加入「竹聯幫」。
回歸「竹聯幫」的黃少岑拳頭依然勇猛,但少了幾分浮躁,他嚴格遵守幫規,聽從上級指揮,在每一次行動中都拼盡全力。
通過穩扎穩打,黃少岑漸漸得到了兄弟們的認可,慢慢進入了幫內大佬的視線。
此時的「竹聯幫」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1970年7月,負責組織財務的陳仁攜款潛逃,在面臨追殺時,陳仁向警方求救
囂張的「竹聯幫」讓警方顏面無存,迅速立案調查,逮捕了幕后的幫主陳啟禮。
陳啟禮服刑期間,由「白狼」張安樂掌管「竹聯幫」,大學生出身的張安樂不僅避免了幫派分崩離析,而且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以后的「竹聯幫」轉型打下了基礎。
為了防止幫中老舊勢力的阻撓,張安樂積極提拔年輕人,黃少岑在這種背景下脫穎而出,在幫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1976年,陳啟禮出獄后,重掌「竹聯幫」,他 繼續推行改革,加快推進幫派企業化,致力于「黑幫漂白」,18個堂口全部按照公司化管理。
新的舉措推行后,「竹聯幫」的經濟狀況大為改善,也掃除了向海外擴張的障礙,先后在香港、美國、日本等地區設立了分堂 。
「竹聯幫」成為了與日本山口組、意大利黑手黨齊名的國際大幫派。
作為少壯派的黃少岑因出色的表現成了陳啟禮身邊的紅人,1980年,他被提拔為「竹聯幫」總巡查,在幫中排名僅次于幫主陳啟禮,黃少岑終于在而立之年實現了自己少年時的目標。
因為極速擴張,「竹聯幫」與其他幫派沖突不斷,
黃少岑也是東奔西跑,應對形形色色的爭斗。
其中1984年初的「荔舫餐廳事件」真正讓黃少岑穩固了在幫中的地位。
當時四海幫為了搶回被占的地盤,聯合台南的黃埔幫北上,向「竹聯幫」發起了攻擊。
雙方在荔舫餐廳附近爆發了大規模沖突。
接到消息后,黃少岑帶領「竹聯突擊隊」火速馳援,打敗了聯軍的進攻,黃埔幫最得力的堂主,人稱「西門町霸王」的游國麟也死于荔舫餐廳。
經此一戰,對手從此一蹶不振,黃少岑的戰斗力和領導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得到了「竹聯幫」上下的信服和認可,為他以后登上幫主之位奠定了基礎。
1984年10月15日,爆發了震驚海內外的江南案,台灣情報局雇傭黑道在美國做掉了華裔作家江南。 而執行任務的殺手吳敦和董桂森就是「竹聯幫」的成員。
面對美國的壓力,台灣警方于11月12日開始了聲勢浩大的「一清專案」掃黑行動,陳啟禮再次被捕入獄,幫中骨干紛紛落馬,黃少岑自然也在警方的通緝名單之中。
為躲避風頭,父親安排黃少岑離開台灣,回到老家湖南省的桂東。
這是黃少岑第一次回到祖籍地。
老家的親戚們給了他很好的關照,他自稱: 「在老家度過了這一生中最沒有壓力的日子!」
1988年,陳啟禮因「百日大赦」出獄,重返「竹聯幫」,原來入獄的一些成員也相繼被釋放回來,黃少岑見風頭已過,也結束了在外面長達八年的漂泊,返回台灣,繼續協助陳啟禮打理幫中事物。
陳啟禮負責外部生意版圖的拓展,將幫中往來資金合法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洗白」。
黃少岑主抓黑幫勢力范圍的擴張和內部管理,在黃少岑的努力下,「竹聯幫」不僅很快恢復了元氣,還新增加了30多個堂口。
因為目標太大,陳啟禮在台灣的舉動受到許多限制,他決定將生意重心轉移到柬埔寨的金邊。
1995年,陳啟禮將幫主之位正式傳給了黃少岑,并在「竹聯幫」創辦的刊物 《美華報道》 上面公布,一時轟動江湖。
黃少岑成了「竹聯幫」的第二任幫主,也是首位公開披露信息的幫主。
就任黑道幫主的消息之所以能公開披露,說明「竹聯幫」的漂白之路還是有些成效了。
黃少岑當上幫主之后,繼續幫派轉型之路,他以公司為載體,開始轉向合法行業,比如期貨、制造業、建筑工程、文化影業等領域。
有了充裕的資金,黃少岑暗地里加大了對黑金政治的投入,與公職人員勾結,參與六合彩、夜總會的經營,其觸角滲透到政策的制定、人員任免,甚至政治選舉等政府事務。
雖不再像之前那般喋血街頭,但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絲毫改變不了「竹聯幫」的黑道本質。
1996年8月,警方再次開展了「治平專案」的大規模掃黑行動, 黃少岑因牽涉一樁命案再次潛逃海外。
逃亡三年后,黃少岑在各方面的勸說之下回台自首,經過全力運作,才勉強過關。
常言道「禍不單行」,2000年,黃少岑在上次出逃的8年期間,與情人生下了一個兒子黃金寶。
黃金寶長年與爺爺奶奶生活在美國,因長輩管教不力,養成了囂張跋扈的性格,在5月25日的一次沖突中,15歲的黃金寶開槍打死、打傷了三人,被美國法院判處75年監禁。
黃少岑得知消息后,差點一夜白頭。
他立即飛赴美國,全力營救兒子,請出了希拉里的御用律師團,耗盡了所有家財,依然無功而返。
兒子入獄,對黃少岑是一次很大的打擊,不知這是對他黑道生涯的諷刺,還是所謂的因果循環。
從此,黃少岑低調了許多,他把幫中的日常事物交給了趙爾文打理,江湖上有關黃少岑的傳說也漸漸少了起來,這讓一直緊盯著他的警方終于松了一口氣。
2007年10月4日,陳啟禮因病在香港去世。
「竹聯幫」為他在台灣舉行了盛大的葬禮。
黃少岑坐著輪椅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擔任了陳啟禮治喪委員會主任,策劃主導了整個葬禮進程,代理幫主趙爾文和元老周榕擔任副主任委員, 這種排名意味著黃少岑依然是「竹聯幫」的老大。
2019年11月份,黃少岑七十大壽,「竹聯幫」在南港展覽館周邊的空地上擺下了一千多桌酒席,高調宴請海內外江湖朋友。
因地點臨近警察局,引起了許多聯想,其挑釁的意味甚至驚動了警方最高層,或許黃少岑是在用這種方式宣布他依然還是當年那個霸氣的「幺幺」。
黃少岑少年投身江湖,歷經數十年血雨腥風, 從小混混「幺幺」成長為萬眾矚目的「竹聯幫」幫主,他的經歷堪稱傳奇。
他被國際刑警列為世界最危險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