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9日,香港人民的開心果肥肥沈殿霞因肝癌在香港病逝。
(沈殿霞生前照都給人很開心的感覺)
兩周後,肥肥的圈中好友為其舉辦追思會,肥肥的生前好友紛紛上臺表達自己的悼念。
然而,現場肅穆的氣氛卻在一個人上臺後更沉重了幾分。
只見他一身黑西裝,戴著黑墨鏡,表情嚴肅,一上臺就開始發難——
「我好奇怪女兒沒有爸爸嗎?為什麼照顧欣宜的責任全落在世叔伯、阿姨那裡?」
話音一落,全場譁然。
要知道肥姐的追思會並不單單只有她生前好友出席,當天亦有不少肥姐的粉絲到場。
此舉直接將沈殿霞的前夫、鄭欣宜的父親鄭少秋推上風口浪尖。
可是這個人沒有停下自己的怒駡,反而將矛頭直指秋官,「為什麼現在才見到鄭少秋出現?」
之所以有此一言,是因為沈殿霞的前夫鄭少秋之前並沒有出席她的葬禮。
緊接著,他又疾言厲色,喝令鄭少秋——「秋仔你上來向大家講清楚!這些年,你對阿肥付出了什麼?對女兒付出了什麼?」
說到激動時,手忍不住直指場下的秋官,聲音也隨之變大,簡直要鄭少秋當場以死謝罪,方能了事。
(鄭少秋和女兒鄭欣宜)
場面一度沉默,這人一連兩個問題簡直將鄭少秋推入無情無義的負心薄情郎的地步,直叫鄭少秋只得苦笑求饒,拉著鄰座的女兒鄭欣宜才敢上臺。
這個在肥姐追思會上怒斥鄭少秋,下了台仍不願與鄭少秋和解,直逼得鄭少秋最終不得不提前離席的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
香港娛樂圈中一代「大哥大」的代表人物——鄧光榮。
1946年,美國三藩市洪門的大佬黃三德在洛杉磯病逝。
而一個未來在香港的洪門中攪動風雲的人物,也在這一年出生于廣東順德。
他就是鄧光榮。
鄧光榮家境富裕,父親鄧博文是致公堂的廣州堂主,而致公堂前身正是洪門的一個分支。
而所謂的洪門,正是日後香港黑幫勢力——三合會的前身。
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從小鄧光榮就對幫派文化十分熟悉,以至于後來進入演藝圈後,在電影中飾演「大哥」也是信手拈來。
(鄧光榮舊照)
不過這位「黑道大哥」一開始可沒想過進演藝圈,而是想報考法律系,在香港政界去做一個公務人員的。
讀書時期的鄧光榮喜好運動,尤其鍾愛踢球,不知道這是不是日後他收一樣很會踢球的曾志偉為小弟的原因。
熱愛運動又高大帥氣的鄧光榮是校園的風雲人物,每每只要有他的球賽,總是會有格外多的「女觀眾」。
加之其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在同學中人氣也頗高。
(鄧光榮舊照)
一次,嶺光公司為青春片《學生王子》招考演員。
同學們一看,這角色不是為鄧光榮準備的嗎?舍他其誰!
于是大家聯名推薦鄧光榮,盛情難卻,鄧光榮便試著去報名參選。
無心插柳柳成蔭。
上千個應試者中,面試官千里挑一選中了鄧光榮。
17歲的鄧光榮憑藉《學生王子》迅速躥紅,高大英俊,身材魁梧,簡直就是當時每一個女學生的夢中情人。
趁熱打鐵。
中學畢業之後,鄧光榮已經與當時港臺兩地正當紅的花旦合作了個遍,和秦漢、秦祥林並稱「臺灣三大文藝片小生」。
不止如此,他和第一代「瓊瑤女郎」甄珍一起成為那個年代的螢幕情侶。
後來,鄧光榮與肥肥沈殿霞拍攝《飛男飛女》,兩人同樣性格豪爽,義氣兒女一碰面自然是格外投契。
(沈殿霞和鄧光榮舊照)
雖然肥肥比鄧光榮還要大上一歲,但是她甘為小妹,自此二人開始以兄妹相稱。
感情甚篤。
這也是鄧光榮在肥肥追思會大罵秋官的原因,他是真的把肥肥當成自己親妹妹了。
後來肥肥病逝,他對于肥肥的獨女鄭欣宜也是諸多照拂,認她為乾女兒,實際上二人的父女情同親女沒什麼分別。
(鄧光榮和小時候的鄭欣宜)
鄧光榮還結識了另外幾個好兄弟,他們一拍腦門成立一支樂隊,名為「銀色鼠隊」。
除了鄧光榮和沈殿霞,其他五人分別是大哥張沖、二哥謝賢、三哥陳自強、四哥陳皓、五哥秦祥林,鄧光榮排行第六,沈殿霞是七妹。
(銀色鼠隊)
七人義結金蘭,只要一人有事,其他人必定出手相助。
上世紀70年代後期,鄧光榮見香港的影視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便和胞兄鄧光宙創立了大榮影片公司。
彼時的香港,由李小龍引起的武打潮在香港風靡,早已不盛行玉面小生,而是武打明星當道。
拳拳到肉的動作戲和江湖義氣兒女的英雄片是當時的電影主旋律之一。
恰好這個時候的鄧光榮早已褪去青年的青澀,比之從前更顯英偉不凡。
大佬氣質拈手即來。
其實鄧光榮的大佬氣質不僅仰賴于他偉岸的外表,更源于他的家世出身。
前面我們說過,鄧光榮父親是致公堂的堂主,于是他自小對幫派事務便是耳濡目染。
待到鄧光榮讀書時期,父親早年的愛將兼好友劉榮駒也在香港建立了自己幫派勢力,著名的碼頭幫中的大勢幫派之一——聯公樂。
鄧光榮隨後也曾加入聯公樂,劉榮駒十分喜愛這個好友家的帥小夥,後來鄧光榮在娛樂圈發展,劉榮駒也沒少在後出力,為其排憂解難。
(鄧光榮舊照)
劉榮駒幾乎將鄧光榮當成自己的接班人培養,曾將自己的一應幫派事務交由鄧光榮處理。
常年在這樣的環境下浸淫,自然是不怒自威,頗有一種「死亡如風,常伴吾身」的大佬氣場。
1986年,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引起空前的好評,開創黑幫英雄片的電影潮。
《英雄本色》
鄧光榮一見這情景,遂想我一個實打實的江湖大佬怎麼能錯過這股風潮。
于是找來了周潤發給自己搭戲,又邀請了自己的「二哥」謝賢配戲,便有了《江湖龍虎鬥》。
平心而論。
《江湖龍虎鬥》不論是在劇情還是動作設計上,都不足以和《英雄本色》相提並論。
但是。
好在鄧光榮和周潤發角色之間的手足情深和鄧光榮本身的大佬氣場實在叫人過目不忘。
看他一身黑西裝,單槍匹馬便為了自己的兄弟勇闖龍潭虎穴,步伐閒適,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對家的小弟檢查他身上是否有攜帶武器,他也半分不惱。
只是在檢查之後似有若無地輕瞥小弟一眼,便徑直向話事人徐少強走了過去。
徐少強面帶微笑的同鄧光榮套近乎,綿裡藏針。
鄧光榮也是伸手不打笑臉人,直說叫他,想要什麼直接開口。
徐少強站起身,咄咄逼人,直指他鄧光榮之前下他面子的事,又抬出被他們抓走的周潤發威脅鄧光榮最好是束手就擒。
而鄧光榮照舊雙手插袋,看不出一絲情緒,不動聲色地看著氣憤的徐少強,只說要先見到自己的弟弟周潤發,才能談接下來的事。
周潤發終于被帶了上來,臉上有傷,鄧光榮竟還能同他開玩笑,笑話他這麼大個人了還不懂照顧自己。
接到暗示的周潤發,隨即一拳打向自己身邊的小弟,鄧光榮也迅速拿出藏在一旁的槍指著徐少強的腦門。
形勢瞬間逆轉,徐少強掙大了雙眼,似乎對自己眼前的一幕難以置信。
這就是鄧光榮的「江湖大哥」角色。
穩若泰山,自有自己的派頭和從容。
儘管在鏡頭前鄧光榮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但這個大佬也曾遇到「剋星」,那就是江湖人稱「墨鏡王」的王家衛。
今時今日,王家衛三個字已經成了一種保證,無數人搶著演他的電影。
(王家衛)
但是時間撥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的王家衛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編劇。
而發掘他這個導演界的明日之星的人,正是鄧光榮。
當時的王家衛在黃百鳴麾下做事,那個時候「墨鏡王」雖然還不是「墨鏡王」,但是已經頗具大師風范。
講究「慢工出細活」。
黃百鳴是天天都收到王家衛送來的支票,但是一直沒見到他的劇本。
(黃百鳴)
而彼時王家衛不過是個無名之輩,黃百鳴投進去的錢自然是要聽見響,便不斷催促王家衛交稿。
終于三周之後,王家衛交了劇本,黃百鳴便問其他人,這劇本如何?
對方答,不太理想。
黃百鳴這下氣壞了,心想,你這人寫稿慢就算了,質量還不行,這怎麼成?
于是一怒之下就把王家衛炒了魷魚。
被黃百鳴炒魷魚的王家衛卻被鄧光榮當成寶「撿」了回來。
後來鄧光榮眼熱《英雄本色》,想抖一抖「大哥」的威風,便叫王家衛寫個劇本出來,于是便有了《江湖龍虎鬥》。
《江湖龍虎鬥》截圖
《江湖龍虎鬥》的合作叫鄧光榮很開心,他認定這個小子很有前途,見王家衛對做導演也有興趣,便大力支持他。
王家衛也沒讓鄧光榮失望,一出手就是《旺角卡門》這樣的經典之作。
《旺角卡門》究竟有多經典,相信不用老徐多費筆墨為大家分析,憑著這部片,王家衛獲得了鄧光榮的信任。
這天,王家衛找到鄧光榮,同他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個故事,講得那叫一個精彩,鄧光榮聽得那叫一個入迷。
于是鄧老闆大手一揮,拿出了4000萬投資,令王家衛講這個故事拍出來,分成上下兩集,還找來了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等人出演,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誰知王家衛才拍了上部就燒掉了幾乎全部投資,而這部陣容豪華,投資過千萬的故事上集,就是奠定了王家衛文藝片大導地位的電影《阿飛正傳》。
至于下集?沒有下集。
《阿飛正傳》上映之時票房慘澹,僅上映12天便下畫,票房只收回900萬港元。
聽到這個消息的鄧光榮眼前一花,當即進了醫院打吊針,投資人都倒下了,自然就沒錢拍下集了。
據說後來鄧光榮找了人,試圖把王家衛丟棄不用的20萬尺膠片重新剪輯一下,看能不能「化腐朽為神奇」搶救一下,結果好幾名編劇看完都紛紛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鄧光榮只好作罷。
不過。
雖然《阿飛正傳》票房慘澹,卻一口氣拿了十幾個獎項,也算是彌補了鄧光榮的內心創傷。
不過事後鄧光榮接受採訪,仍是有點意難平地表示——
假如自己把投資阿飛正傳的錢拿去炒樓或者炒股,早就成為億萬富翁了。
不過自己不後悔,畢竟拿了獎嘛。
2018年初,卓偉爆出視訊,揭秘了一宗娛樂圈迷案,當年到底是誰玷污了藍潔瑛,而爆出了兩個人中赫然就有鄧光榮。
一時間輿論譁然,人們難以相信那個義薄雲天的大哥竟然是這樣的不恥之徒。
然而隨著藍潔瑛的逝世和世人對視訊真偽的懷疑,真相究竟如何又成懸案。
而鄧光榮早已失了辯駁的權利,他早在2011年就于睡夢中病逝。
這個曾攪動香港娛樂圈的大哥,在生死大事上倒是十分異于常人的安靜。
而隨著鄧光榮的病逝,曾經香江那段血雨腥風一般的黑幫片歷史,也如他一樣遠去,成了滄海桑田。
江湖上再無大哥,也再無銀色鼠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