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云人物杜月笙在20世紀的上半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被譽為「三百年幫會第一人」。20世紀70年代TVB舉辦的香港小姐選舉一直延續至今成為盛事,多少佳麗,嫵媚動人,讓世人大飽眼福。如果說有一個人能與這兩者搭上邊,那這個人一定是個人物。的確,上個世紀真就有這麼個江湖人物——李裁法。
歷史有時候就是很蒼白,而史官的筆桿子一般都不會記載社會上的市井人物。這位名叫李裁法的人出身卑微,混跡市井,鮮有太多記載,只能從些許江湖事跡中探得一二。
李裁法出身于社會底層,十來歲的時候就混跡上海街頭,游手好閑,是個實打實的小混混。但較于一般小混混而言,這個李裁法還是很上進,很有腦子的人。在二三十年代的舊上海,那是青幫三大亨的世界,要想出人頭地,沒點門路真不行。
不久,李裁法通過人脈關系結識投靠了杜月笙的結拜兄弟芮慶榮,開始了其名正言順的青幫歲月。上海灘的賭場,煙館,妓館等皆有李裁法的身影,看場子,收保護費,每件事都辦的很漂亮。身為江湖人,誰又沒有自己仰慕的大哥呢?叱咤江湖的「上海皇帝」杜月笙就是李裁法這輩子的偶像。
三十年代,上海灘風起云涌,各種勢力數不勝數,李裁法依舊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上海陷入戰亂。恰逢此時,他又闖了禍,被人追擊,思來想去,他便決定跟隨眾多富商的腳步,南下香港,來到這個「小上海」之稱的地方闖一闖。
當時的香港沒有上海那麼多的幫會勢力,李裁法憑著自己的膽識和頭腦摸清門路后,迅速通過錢財結識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打開一條屬于自己的門路,不到一年便在香港站穩了腳跟。
后來青幫大佬杜月笙等人也陸續來到了香港,李裁法在自己的偶像面前鞍前馬后,甘愿為其效力,深得杜月笙賞識。1941日寇進攻香港,杜月笙等人紛紛逃離,惟有李裁法依舊留在香港。
日軍占領香港后,看中了李裁法的江湖背景和勢力,便讓其出任治安偵緝隊長。李裁法雖然為日寇辦事,但并沒有拋棄自己的民族大義。他一邊與日寇上下奉承,一邊為英國佬打探消息,同時協助國府人員救出了大量知名人士離開香港,如盧慕貞、沈哲臣、魏道明等。但時間久了,李裁法的行為也被日寇懷疑起來,沒多久便下令抓捕他。此時,李裁法已經秘密潛回大陸,后輾轉去了重慶。剛到重慶沒多久,就因為當過日偽治安偵緝隊長被戴笠逮捕審查,關進了大牢,后在杜月笙的力保下出獄,還恢復了名譽。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李裁法帶著抗日英雄的名譽回到了香港。這時的他已經今非昔比了。不久,他就憑借自己的勢力在香港北角開辦了規模極大的麗池花園游樂場,球場、餐舞池等應有盡有,還上了當時美國《生活》雜志的頭條。
同時各種會長,董事的頭銜都紛紛砸到了他的頭上,此時李裁法可謂是出人頭地了,這種權勢直接比肩自己的偶像杜月笙。
1946年,李裁法別出心栽地搞起了選美比賽,這就是香港小姐的前身。當然,這期間也少不了各種桃色緋聞,各位網友,你們懂得。。。
1949年,時局變化,杜月笙等人物紛紛來到了香港。李裁法這時雖然地位高高在上,但對待自己的偶像和恩人,他沒有一點傲嬌,悉心照顧杜月笙在香港的生活,對杜月笙之言也唯命是從。當然杜月笙會待人處事,這是出了名的。是年,李裁法的酒店生意與對手陷入激烈競爭,杜月笙拖著病軀親自捧場,硬是帶活了酒店。
也許是命中注定李裁法離不開杜月笙帶來的鴻運,1951年8月杜月笙因病去世后,李裁法便莫名其妙地被港英當局通緝。
無可奈何下,李裁法只能逃到了台灣,可沒多久就被人陷害入獄,過了7年牢獄之災。出獄后的李裁法不甘心這樣落魄,便在些許門生的支持下重出江湖,可怎麼折騰都沒有東山再起。
1993年,李子雄、呂良偉、任達華主演過一部動作電影《李洛夫奇案》,講的就是李洛夫和李裁法在香港的恩恩怨怨。
1963年,李裁法因吳家元一案,再次被入獄,判了無期。因在獄中表現良好,1978年10月,年過六旬的李裁法走出了監獄,可一個月后,他就病逝了,永遠地離開了那個江湖。他的一生起起落落,而江湖就是他的烙印。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